您的位置  南京新闻

专家学者眼里的2019: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强富美高”新江苏迈出新步伐

徐康宁:江苏经济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在刚刚过去的2019年,江苏克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困难,保持经济增长在合理区间,地区生产总值规模接近10万亿元大关,经济总量继续保持占全国十分之一以上,实现了“稳中求进”的预定目标。过去一年中,江苏经济不仅保持了“稳”的增长势头,而且增长的动能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从2019年前三个季度的情况看,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显现,消费升级态势明显,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继续快于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产业结构持续优化,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较快,服务业占经济总量半壁江山以上的地位更加牢固;高技术制造业增长一马当先,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同比增长7.6%,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长1.8个百分点,说明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加强。

在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的同时,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又有新的进展,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和林木覆盖率等生态文明指标进一步提升。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当前国际经济环境趋紧和不确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江苏的开放型经济依旧保持了显著优势,无论是进出口贸易,还是实际利用外资规模,均保持平稳发展,而且结构进一步优化,其中1-11月战略性新兴产业实际利用外资143.8亿美元,同比增长31.7%,实属不易。

取得这些成绩,充分反映了江苏坚持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在经济波动和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坚定结构优化不动摇、创新中心地位不偏移的发展战略取向,持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做好平稳运行的基础上,着重向创新要发展空间、向新动能要高效增长。

(作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东南大学首席教授)

蒋伏心:改革又攻坚 开放再出发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2019年江苏在改革开放方面,以高质量、可持续为目标,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2019年江苏改革的重点。面对“三去一降一补”的任务,更少地运用行政手段,更多地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圆满完成了粗钢产能压减、煤炭去产能的任务。依法治理各类“散乱污”企业4000多家。全省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较好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去库存和稳市场目标任务。顺应江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需要,2019年江苏在交通“补短板”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一年是江苏目前为止铁路建设发展完成投资最高、同步开展前期工作项目最多、新增高铁里程最长的一年。

深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是2019年江苏改革的重大亮点。“科技改革30条”等三个文件出台,着力破解制约科技创新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充分激发科技人员创新创业活力,促进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目前全社会研发投入占比达2.72%,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这无疑为江苏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是2019年江苏改革的另一个重点。在政企关系上,从管企业到管国有资本,从关注单个企业的业绩到重视国有资本的聚焦和在特定领域的影响力,更加关注国有资本在公共产品形成中的作用,可以使国有企业和国有资本在江苏发展中起到杠杆和发动机的作用。

面对中美贸易摩擦对开放型经济的影响,江苏一方面通过体制改革,加快完善监管、物流、服务等体系建设,强化会商共议机制,形成商务、海关、税务、外汇等职能部门驻点办公交流模式,提高对外贸易的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发挥“一带一路”交汇点的特殊作用,努力开拓新的国际市场。2019年8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江苏对外开放有了新的平台,在短时间初步形成了支持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的政策体系,江苏的对外开放必将在新的起点再次出发。

(作者为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沈正平:“三个含量”彰显城乡建设更高质量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2019年是江苏推进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承前启后的攻坚之年。这一年,江苏在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继续保持总体领先、重点领域率先的引领地位,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了重要贡献。

民生含量:城乡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坚持问题导向,加快补齐城乡基础设施短板。新建改造城市公厕1191座,构建“厕所开放联盟”,城市公厕公共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无锡、苏州、南京先后展开垃圾分类立法,力推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全省320个老旧小区完成改造升级,130个宜居住区实现蝶变,累计加装并投入使用电梯超过1000部,居民生活舒适度大大提升。“停车便利化工程”深入实施,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8.66万个,“停车难”问题进一步缓解,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宜居含量:美丽乡村绘出新画卷。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成效初显。苏北五市新建农房改善项目817个,年度10万户改善任务如期完成。全省累计公布三批136个特色田园乡村建设试点村庄,首批试点的45个村庄基本完成建设,其中19个成效显著的村庄被命名为“江苏省第一批次特色田园乡村”,展现出乡村振兴的现实模样,为人民群众创造了美好的生活家园,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品质含量:城乡风貌有了新塑造。开展“城市双修”与城市设计试点工作,加强历史文化传承保护。新增4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个中国传统村落。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数量全国第一。新增4个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江苏大地塑造了一大批各具魅力的特色风貌城镇和乡村,让城乡居民过上高品质的幸福生活。

(作者为江苏师范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执行院长、首席专家)

曹劲松:以文铸魂承大道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2019年,江苏自觉承担起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的使命任务,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雨花英烈精神”“周恩来精神”等铸就红色之魂,凝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民心力量;以赵亚夫、王继才等时代楷模和最美人物弘扬美德善举,培育江苏大地的时代新人;以大运河文化为代表厚植文化根基,勃兴历史文化的现实价值;以人民群众的“精神粮仓”绘就文化风景,展现美好江苏的文明形象,书写了一张张江苏“文化建设高质量”的亮丽答卷。

回望这一年文化建设迈出的铿锵步伐,江苏以推动“运河立法”等不断完善文化制度导航,以《鉴真东渡》《拉贝日记》等歌剧“出海”有效拓展文化艺术出航,以传扬红色基因和先进模范事迹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之风的文化护航,成为江苏文化建设取得高质量成效的关键所在。文以载道,文以化人,从江苏的文化建设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思想领航、制度导航、艺术出航、美德护航的创新思路与高质量实践,文化发展的“四航”经验值得总结借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善于把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发展现实文化有机统一起来,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将江苏文化的丰厚积淀和创新成果,服务于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的追求,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培元,江苏文化建设必将登上一个又一个新的高峰!

(作者为南京市社会科学院院长)

方世南: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比肩而立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江苏把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自觉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以打硬仗的决心和钉钉子的韧劲,不断完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注重把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优势不断转化为生态治理效能,充分激发和调动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多元主体治污减排的积极性,有效发挥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市场机制以及经济杠杆作用,取得了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着力打好碧水保卫战、扎实推进净土保卫战、切实打好治理体系能力建设提升战的良好成绩。

江苏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取得的成绩充分说明,经济发展这座金山银山和生态优化这座绿水青山是辩证统一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比肩而立。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必然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然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的理念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和各个环节,必然推动人们牢固确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强化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意识和增强制度执行力,促进生态文化蔚然成风,并成为推动生态环境高质量发展的强大软实力。

(作者为苏州大学东吴智库首席专家、苏州大学特聘教授)

章寿荣:迈向享受型的品质生活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江苏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发展为民”的价值取向、“民生优先”的行动指向、“民意为重”的评价导向,大力推进产业富民、就业富民、政策富民,江苏人民迈向了品质生活时代。

2019年,江苏城镇新增就业140万人以上,位居全国前列,城镇失业率在3%左右低位运行。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9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持续提高并位居全国前列,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4万元,比全国平均水平高了近1万元。2019年,江苏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在30%以下,消费结构基本实现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的转变。

江苏人民过上品质生活的经验在于:一是产业富民,江苏高度重视通过做强做大产业,夯实共同富裕的产业基础。二是就业富民。因地制宜发展富民产业,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统一、规范、灵活、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出台新形势下就业创业、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等政策,全面优化创业环境。三是政策富民。全力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55.1万建档立卡农村低收入人口实现人均年收入6000元的目标,97个经济薄弱村全部达标。

江苏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以富民产业为重要支撑,以产业升级和就业结构升级为引擎,特别注重不同社会群体的协调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江苏特点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作者为江苏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