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建邺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 成效明显引关注
一说到城市管理,许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场景:小商贩和队员“斗智斗勇”玩捉迷藏,一看到执法人员,小商贩立刻好摊位“转战”下一个地方;队员刚走,小商贩又卷土重来。这些城市乱象归根到底源于权责不明。烧烤摊乱排油烟、噪音扰民,归环保管;如果烧烤摊没有营业执照,那么就归原工商部门管;涉及到违规占道经营,归负责;倘若没有食品安全许可证,则又得去找食药监部门。一说到城市管理,许多人的脑海里都会浮现出这样一幅场景:小商贩和队员“斗智斗勇”玩捉迷藏,一看到执法人员,小商贩立刻好摊位“转战”下一个地方;队员刚走,小商贩又卷土重来。这些城市乱象归根到底源于权责不明。烧烤摊乱排油烟、噪音扰民,归环保管;如果烧烤摊没有营业执照,那么就归原工商部门管;涉及到违规占道经营,归负责;倘若没有食品安全许可证,则又得去找食药监部门。
为破解基层城市管理疑难问题、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南京市建邺区2014年11月在莫愁湖和南苑两个街道率先进行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并于2015年2月在全区六个街道全面推开。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建邺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引来争相报道。2015年,东城区、湖南株洲、新疆克拉玛依、四川成都、安徽合肥等省内外多个地区的、街道等部门来建邺区考察学习、调研交流,社会反响较大。目前,建邺区此项改革工作已被江苏省住建厅推荐为“江苏省创新实践案例项目”。
“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现在强调属地管理,各级部门的各项要求,最终都要街道来落实。街道有限责任却无限,压力很大。”建邺区城市管理局副局长周德荣对基层执法的难度深有体会。周德荣说,街道综合整治不是一个部门能管得了的,协调起来难度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后,执法效率更高,成效更加明显,一些长期存在的疑难杂症有效地解决了。
据介绍,建邺区的做法是,由区法制办、局牵头,经与环保局、原工商等区级主要执法部门、街道等多轮调研、论证、征求意见,制定了《建邺区关于构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机制的实施方案(试行)》,在全市率先提出开展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构想,实施、环保、工商、食药监、、治巡警(现为食药环大队)等6部门(区级工商、食药监体制改革后变更为5部门)派驻执法,、教育、卫生、住建(现为建设交通)、人社、投促(现为房产)、安监、文化、消防等9部门联系执法。
各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由街道担任、街道主任担任大队长,分管副主任担任常务副大队长,负责组织实施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派驻部门直接将执法人员下到街道,派驻执法人员全面参与到街道日常监管和执法中去,负责本部门执法事项在街道层级前后台运行过程的所有组织、协调、程序和实际运转;联系执法部门实施定人定时参与监管和执法,整合街道原执法中队以及原区级执法部门延伸到街道层级的安全、扬尘、物业等监管职能。
至2015年初,建邺区六个街道在先行试点、逐步推开的基础上全部成立了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30余名执法人员换领了首批综合行政执法类执法证件,组团执法机制基本建立,形成以街道辖区为执法边界的属地综合执量。
建邺区南苑街道科长丁少山兴奋地说,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成立后,执法队伍扩大了,执法的项目也增加了,尤其是对于一些之前不明确谁牵头的执法项目,也明确了牵头单位。“成立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等于把多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了,对于老百姓反映的问题,大队可以第一时间出动执法队员解决。”丁少山说。
烧烤摊乱排油烟、噪音扰民,归环保管;如果烧烤摊没有营业执照,那么就归原工商部门管;涉及到违规占道经营,归负责;倘若没有食品安全许可证,则又得去找原食药监部门。长期以来,街道队员“责小”,权责不一致,严重影响了整治效果。
建邺区南苑街道分管工作的副调研员余德洲介绍说,以往接到市民投诉,涉及到没有食品安全许可证,需要反馈到原食药监局,然后再联系食药监局的执法人员来到现场。在他看来,以前的执法流程耗时较多,效率不高,现在定人定岗,多部门协调联动,减少了中间环节,短时间内就有了处理结果,效率较以往大大提高。
“街道两旁的餐饮、水果摊贩,一旦出现群众投诉和举报,我们的执法人员30分钟内赶到现场,30分钟以内有处理结果;重大、复杂案件,1天内有处理意见,15天内有处理结果。”余德洲说。
据介绍,针对基层城市和社会管理执法中的难点、老百姓较多的热点、多部门执法中的盲点,建邺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执法事项主要涵盖市容环卫、城市绿化、市政、渣土、违章搭建、油烟扰民、、餐饮服务、卫生等领域共计212项(其中派驻执法事项152项,联系执法事项60项),另外还有联合执法事项33项,70%左右的“三点”事项可以通过派驻执法模式得到有效快速的处置。建邺区还制定了《派驻执法流程》、《联系执法流程》、《日常监管流程》、《联合执法流程》4个执法流程,分别将大队运行中各方责任主体从前台到后台程序、环节、关键点等予以明确,对简易程序、日常监管作了通用型流程固化,对联系执法设定了一般流程,对联合执法重点明确了责任和时限要求。大队严格按照流程找责任主体,主体按照时限要求履行责任。
本网日前来到建邺区南苑街道,现场观摩了一次综合行政执法过程。在街道旁,一家餐馆门口堆放着煤气罐、蒸炉、炒锅等器具,属于占道经营。执法人员巡查到现场后,先上前提醒,在细查后发现,这家餐馆不仅占道经营,而且没有工商营业执照,也无食品安全许可证,属于典型的无证经营。
执法人员立刻运用多部门联动机制,通知了派驻在街道的原工商和食药监部门人员。短短数分钟之内,两部门的执法人员就赶到现场,立即要求店家尽快整改,补齐所需证件,否则将依法商铺。随后,执法人员开出了《限期整改通知书》。
建邺区双闸街道南部正在建设,有很多工地,渣土、扬尘、噪音、施工许可等方面牵涉到多个部门,执法难度大。双闸街道主任侯健说,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启动后,建邺区各执法部门下派人员常驻街道,直接参与执法,实现了多部门联合执法的常态化,从根源上解决了多头执法和相互推诿的问题。截至目前,类似的联合执法案件,双闸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已组织了80多起,其中诸多是历史遗留的难点、。
责权统一了,监督也要跟得上。为有效规范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提高执法人员素质和工作水平,建邺区制定出台了《建邺区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暂行》,对派驻、联系执法的部门和街道职责进行严格规范,并对派驻、联系执法人员管理提出明确要求。健全综合执法制度,制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制度》、《常驻部门工作职责》、《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工作职责》、《综合行政执法“十不准”》等相关工作制度,覆盖执法各个主要环节,明确街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和流程,有效解决执法人员随意执法和选择性执法等问题。筹建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期间,先后组织举办了两期执法培训,同时印发《建邺区综合行政执法手册》到所有执法人员。
目前,建邺区6个街道的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均实现了集中办公,均增备了综合执法电动车,部分街道已建立了数字化平台并尝试开展4G移动执法。各街道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借助4G实时执法信息传输平台,开展常态化的监管,不定期检查执法人员在岗履职情况,并定期对执法大队的工作痕迹、执法过程进行抽查,确保执法全过程规范有序,并充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监督。
2015年以来,建邺区每年都组织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对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并组织12名特邀行政执法监督员与6个街道实施对口监督,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主动联系特邀监督员,开展日常执法监督工作,形成常态化监督的模式。
另据介绍,针对街道综合执法大队流动分散的特点,建邺区还积极探索大队党建工作新模式,通过单独组建、联合组建等方式,把支部建在综合行政执法一线。党支部定期组织来自不同执法单位的开展学习教育,推动执法人员牢记党规党纪要求,带头文明执法,带头在一线攻坚克难,做到执法公平、、透明。在组织实施综合执法及整治活动中,注重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广泛开展了“亮身份,晒承诺”活动,要求把身份亮出来,把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摆出来,做到一个就是一面旗帜,不断延伸党组织触角,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效果显著,切实解决了与群众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复杂问题,有效改善了辖区内的市容市貌状况,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