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辉大在第二届赵朴初佛教思想学术研讨会索文化下南京
上世纪90年代,佛教事业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针对佛教界在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朴老又适时地将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到日程。在1993年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全国代表会议所作的《中国佛教协会四十年》报告中,朴老从我国佛教的未来发展出发,提出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佛教自身建设、提高四众的素质上来,强调加强建设、道风建设、教制建设、人才建设、组织建设,其中,“建设是核心,道风建设是根本,人才建设是关键,教制建设是基础,组织建设是”。朴老“五个建设”主张虽然已过了20多年,但这一主张仍然具有前瞻性,不仅没有过时,而在当前佛教界迫切需要加强教风建设的时候,更需要我们认真加以反思和总结。
——在第二届赵朴初佛教思想暨太湖禅文化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
朴老是一个非常有智慧的佛教外交家。1961年,朴老作为中国代表出席印度新德里召开的“世界和平理事会”。在会议前夕举行的“纪念泰戈尔一百周年诞辰”活动中,突然出现,会场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此时,该退场还是继续发言?只见朴老手持发言稿,沉着地台,:“我们中国是抱着友好情谊来纪念泰戈尔的,下面我的发言可以这一点。我想,如果泰戈尔还在,他一定会为今天的事感到耻辱和的。他绝不允许别人利用他的名义来中印友谊……”结果,朴老诚挚的发言引来潮水般的掌声。
朴老作为伟大的爱国者,始终关注祖国的统一大业。1982年中国佛教协会向佛教界赠送《乾隆版大藏经》,1986年中国佛教协会专门成立“天坛大佛随喜功德委员会”,支持建造天坛大佛,密切了与内地佛教的血缘亲情。1988年,在刚刚回探亲时,朴老以敏锐的思维和超人的勇气,相继邀请了中、圣严、净良、星云、净心、惟觉、慧律等高僧来访,打通了内地与佛教界往来的渠道,为两岸四地的友好联谊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使两岸四地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更加深入,对祖国的认同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才有了朴老往生后,2002年春佛教界护送佛指舍利赴台巡回,到2003年在厦门南普陀寺举行“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为降伏国泰民安世界和平祈福大”;从2004年初海峡两岸佛教音乐展演团在、、、澳门、美国、等地同台巡回演出,到2004年6月与佛教界在金门举行“海峡两岸世界和平、消灾祈福水陆大”;从2005年元旦两岸暨港澳佛教界共同为遭受印度洋海啸灾害的国家和地区捐献,到2005年4月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界在海南三亚召开圆桌会议,就召开“世界佛教论坛”达成《三亚共识》,这一切,都更进一步的加深了海峡两岸及两岸四地佛教界的法缘、亲缘和血缘,亲情、乡情和友情。
“千载胜缘逢盛世,好将佛事助文治”,这是朴老生前常用的一句话。作为朴老的晚辈、学生和同事,离开朴老十五年后的今天,喜逢盛世明时,我也想由衷地说一句自勉的话,以回报他老人家的培育之恩:“身逢盛世惜胜缘,心系佛事助国是”。实干兴邦,空谈误国!以来,习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践“四个全面”的纲领和实现“一带一”的战略布局,所以今天我们来参加“第二届赵朴初佛教思想暨太湖禅文化学术研讨会”,就是要学习朴老的品德,吸取朴老的智慧和力量,继承朴老爱国爱教的,发扬朴老关于佛教“五个建设”和“佛教”的思想,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为社会和谐、人民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为世界和平做出佛教应有的、积极的贡献,为中国佛教的健康发展续写新的辉煌!
有了,还必须有合格的僧才。为了培养佛教事业急需的僧才队伍,在朴老的主持和支持下,1980年以后,中国院及南京栖霞山分院、苏州灵岩山分院、闽南院等全国30多所佛教院校相继恢复招生。并于1982年在南京栖霞寺开办第一期僧伽培训班,1991至1993年又分别在九华山和广东云门寺举办了三期执事培训班,培养了后第一批管理人才。1986年和1992年,朴老先后两次主持召开全国汉语系佛教教育工作座谈会,提出了“全面规划,适当调整,协调发展”的方针,指出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佛教工作最重要、最紧迫的事情第一是培养人才,第二是培养人才,第三还是培养人才”。并就调整教育规划和课程安排、组织编写教材、聘请教内外专家学者加强教师队伍、培养研究生、向国外派遣留学生等作安排。正是这些重大举措,培育了大批佛教界的精英和,补救了佛教界的人才断层。我作为“”后中国院招收的首批本科生、第一批两名研究生之一,毕业以后能够为中国佛教事业承担一定的责任,就是朴老长期教育和培养的结果。
为解决好当代佛教的发展方向问题,朴老提出了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和提倡“佛教”为核心的基本发展思。“佛教”最初为太虚大师所,针对的是明清以来“经忏佛教”、“佛教”的弊端,目的是使佛教回归到关注现实、服务社会的正道上来。这一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成为当前两岸四地佛教发展的主流。为了探索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佛教的发展道,朴老在1983年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题为《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对“当代中国佛教应该向何处去”的重大问题作了特别的说明。朴老认为,中国佛教经历了近2000年的悠久岁月,佛教在历史上的成功,与中国佛教自身的优良传统是分不开的。因此,发扬“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和提倡“佛教”的思想,是当代中国佛教能够保持活力、继往开来的正确选择。朴老认为,佛教是佛教的根本,《增一阿含经》中的“诸佛世尊,皆出”,《六祖坛经》中的“佛法在,不离觉,离世觅,恰如求兔角”,都重视、重视佛法与的融合。而佛教思想核心,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要自觉地以实现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以上点点滴滴,仅仅是朴老为中国佛教事业所做巨大功德的冰山一角。朴老的一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和平奔走呼号,致力于中外友好交流活动与和平促进活动,为亚洲和平和世界和平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被尊为“二十世纪伟大的和平使者”。朴老,以其爱国爱教、护国利民的思想情怀,把佛教的教义于中国领导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之中;于民族和国家的,捍卫国家领土和主权的完整,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伟大事业之中;于促进中国佛教界与世界佛教界友好交往的伟大事业之中。
朴老在对外友好交流活动中,对我有言传身教之恩。记得1992年,朴老率团访问韩国,我添列五人代表团与朴老朝夕相从,从一点一滴的平凡之中体会到他老人家非凡的人格力量。记得从汉城出发去济州岛,临上车之际,韩国佛教一位年老僧人慕名赶来,热情地向赵朴老夫妇致敬并攀谈起来。当时汽车已经发动起来,我急了,背着朴老夫妇向韩国朋友们很客气地示意,请他们让朴老上车。尽管朴老耳朵不灵敏,他还是敏锐地感觉到了我的用意,马上回过头来,用温和而责备的眼神看了我一眼,由于翻译暂时未赶到,老人家竟然索来纸笔,和韩国们笔谈起来。直到将近十来分钟后,工作人员上前催劝,韩国老年才心满意足地离去。后来在我担任中韩日三国友好交流联络委员会,中方团长的那些年里,我在与韩国、日本佛教界朋友们交往时,在他们那里一再感受到他们对朴老发自内心的与亲近。自然也常常在眼前浮现出朴老那温和而责备的眼神,他老人家不仅扶持我国际友好交往的舞台,而且教我怎样赢得真正的朋友!朴老大我五十岁,他老人家我、培养我、提携我,使我成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佛教的僧人;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感到朴老那慈祥的眼光还在看着我,在问我:你的学习是不是有进步,你的是不是有进步,你的是不是有进步,你的身体是不是有进步?时时鞭策着我,不管身在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要人格、僧格、。
圣辉
今年是的朴老诞辰108周年。他老人家虽然离开我们15年了,但我却无时无刻都感觉到老人家一直活在人民,活在所有佛的心中!所以,今天,我们怀着对朴老深深的思念,汇聚在朴老的家乡,人杰地灵的太湖,举办“第二届赵朴初佛教思想暨太湖禅文化学术研讨会”,深切缅怀朴老为世界和平、为国家和人民,为佛教事业所做的一切,感受朴老那卓越的智慧、过人的胆识、丰厚的学养、非凡的慈心悲愿。
2015年12月26日
深切缅怀朴老对中国佛教的不朽贡献
朴老作为一位虔诚的佛,历经了清末、和中华人民国三个历史时期。目睹了旧社会的战乱、日寇的入侵、国家的落后、人民的、佛教的,直到在的领导下,建立了新中国,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祖国富强起来了的时节因缘。深感新中国来之不易,所以一直我们佛要,高举爱国爱教的旗帜,知恩报恩!
朴老更总结了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一是农禅并重的传统,二是注重学术研究的传统,三是国际友好交流的传统。发扬中国佛教“三大优良传统”和提倡“佛教”的思想,是朴老总结佛教的历史经验,并根据我国现时代的国情经过深入思考而提出的。这两大思想互为、各有所侧重,从佛教的角度简明地阐述了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关系,对于我们佛教界的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朴老始终对中国佛教汉传、藏传、南传三大语系的团结发展关心备至,认为中国佛教所以能成为佛教的第二母国,就是因为三大语系具足,也是我们国家民族平等团结在佛教界的体现。
2015年12月26日上午,第二届赵朴初佛教思想暨太湖禅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太湖隆重开幕,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湖南省佛教协会会长、闽南院院长圣辉大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以《深切缅怀朴老对中国佛教的不朽贡献》的讲话。
为增进人民的友谊,世界和平,朴老了佛教国际交流和民间外交的新局面。和平是佛教的基本主张,自古以来就是连接中外文化友好交流的重要桥梁,也是朴老总结的中国佛教的三大优良传统之一。在展开佛教对外交往方面,朴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按照的统一部署、积极从事佛教民间外交的杰出代表。从1952年朴老亲自打开中日佛教界友好交往的大门开始,到1962年中日两国佛教界、文化界共同发起的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大型活动,都极大地促进了两国邦交正常化的进程。后,从1980年推动鉴真大师像回国探亲,到1983年提出中韩日三国佛教“黄金纽带”关系的构想,再到1995年召开的的第一次“中韩日三国佛好议”,朴老所构建的中韩日三国佛好交流的基本思和组织构架,谱写了新时期三国佛教和平友好交往的新篇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诸山长老、各位专家学者、各位来宾:
在“”时期,佛教遭受了重大的冲击,被毁、被烧、僧人被赶出了山门,佛教面临着危机。如何使佛教克服危机?是当时,朴老等教所面对和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所以在“”后期,朴老就写信给周总理和中央部的领导,要求急需的佛教活动场所。在周总理和中央党政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浙江天台山的国清寺、宁波的天童寺、南京的灵谷寺等若干较早地得到修复和。以后,佛教迎来了恢复和发展的历史新机遇,朴老非常及时地从国家层面考虑教政策的落实问题。在1980年第四届全国佛教代表大会上,朴老提出协助党和恢复贯彻教政策,消除“”严重后果的任务。1981年初,朴老亲赴福建、浙江、上海、南京等地考察,推动了福建泉州开元寺等交由佛教界管理。1983年,中央和国务院根据朴老主持拟定的全国重点名单,批准了第一批142座全国重点。这为新时期佛教的恢复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朴老不但是国家的领导人,对新中国的建立和建设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受到人民的爱戴和,更是20世纪中国佛教的杰出。对中国现代佛教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厥功至伟,功德,永香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