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课没心思,找工作没方向?心理专家为大学生支招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大学生的宅生活已持续两月有余,开启居家在线学习也已经有一个多月。一方面,开学时间未定,部分学生写论文、找工作的进度有点被打乱;另一方面,从手机、电脑、电视上,各种关于疫情的消息“狂轰乱炸”,使得一些大学生即便每天在家,也难免心生焦虑,在线学习的效率也难免会打些折扣。
在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副院长王小春看来,对目前正“宅”家学习的大学生群体,有必要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应激处理机制,便于其在这段非常时期,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居家学习,规律作息很重要
当前,绝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开始线上教学。大学生们在“云端”学习,效果如何,往往因人而异。相比在学校图书馆一人一格埋头苦学,安静到连拖椅子都要小心翼翼的氛围,居家学习要面临种种不确定因素干扰,比如有学生会因为早上没听见闹钟而“迟到”,也有同学反映,上网课容易走神,思想不容易集中。
王小春分析,出现这些情况其实很正常。首先,舒适的居家环境“诱惑”太多,学生很难从思想上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上网课不仅要在行动上坐到电脑前,更要在思想上改变认知,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多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她指出,线上教学不同于平时学生在教室里学习,更需要学生的自我监督。因此,维持规律的作息十分必要。早睡早起,少熬夜,白天做一些适度的体育锻炼活动。
自我调节,少刷新闻多读书
上海体育学院有不少湖北籍的学生。疫情发生以来,不管是老师还是同学,都非常关注他们的情况。王小春告诉记者,在格外关注重点地区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同时,学校还第一时间建立起了灵活的、系统的心理疏导体系,通过了解这部分学生的心理状况,帮助他们找到应激源,提高学生对于伤害性刺激的耐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当前,全球疫情正处于蔓延趋势,国内的输入性病例也在持续增加。在王小春看来,大学生群体在居家学习之余应尽可能避免与疫情的过度联系。“整天接受负面消息,很容易占据心理资源,把自己暴露在恐慌中,不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发展。”她建议,可以多关注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状况,少刷新闻,多读些自己喜爱的书,分散转移自身的注意力。
面对毕业,不妨转向思考应对方式
除了学习生活可能受到影响外,毕业生还面临毕业和就业问题,他们对现实的焦虑情绪可能更为“强烈”。比如,原本打算实习找工作和写论文做毕业设计的学生们对未来会有较大的不确定感,焦虑和恐慌便会油然而生。
王小春坦言,此次疫情确实会对广大毕业生产生一定影响,但应该看到的是,各大高校都已经根据疫情防控工作,制定了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包括线上预答辩、就业工作网络宣讲、启动空中双选会、网络招聘会等,努力为毕业生创造有利的求职环境。
- 标签:音乐谱子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