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时代楷模”邱海波|把重症医学的“小红旗”插到祖国的每一个角落
在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走廊里,挂着好几张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地图上插着的是红色的小旗帜。每多了一个合作伙伴,每帮扶一个地区、从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走出去的学生每在一处“生根”,地图上就会多出一面小旗帜。
这是邱海波心中的“格局”。
邱海波是我国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现任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多年来,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邱海波都是第一时间冲在第一线,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里,他也已经坚守在湖北60天。江苏省委宣传部刚刚授予他江苏“时代楷模”的荣誉称号。
邱海波被授予江苏“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和他一起战斗奋战在湖北一线、江苏后方的,还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重症医学团队。20多年的时间,他所带领的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做到了全国的顶尖、世界一流。一支“航母舰队”的成型,也是江苏乃至中国重症医学科发展的一个缩影。
他是那个永远坐在第一排的学生
邱海波的一颗医者初心,与少年时的经历有关。
邱海波1966年出生在新疆喀什。父母年轻时响应党组织“支援边疆”的号召来到新疆工作,安下家来,邱海波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小时候,弟弟骨折了,当时求医特别难,幸亏一位路过的维族医生救治,弟弟“差点废掉的胳膊”才治好了,从那时候起,邱海波就希望自己也能当一名好医生。
邱海波教授近照
1983年9月,邱海波考入原南京铁道医学院(现为东南大学医学院),但邱海波并不是天生的“学霸”。邱海波的大学同学党桂鲜还记得,当时开学还没几天,人名还没有好好对上的时候,他们就知道了有个新疆来的同学特别刻苦,“后来渐渐熟悉后发现,要是下午没课或是晚饭后,他都是夹着书本就上教室自习去了,看到他看个电影或是逛个街的时候是极少的。”
八十年代条件艰苦,冬天披着一件军大衣在教室自习,夏天摇着扇子躲在蚊帐里看书,邱海波寒窗苦读,认真得几年如一日。同班同学夏兴洲也对邱海波印象深刻,“每次上大课,他总是坐到第一排,下课或是课间休息的时候,跟着老师不停地问问题。”夏兴洲说,当时他很纳闷,一个人怎么能有那么多问题,后来自己也当了老师之后才知道,坐在第一排的同学敢于提问和被提问,大多有着一颗上进的心。
选择重症、选择南京,他选择的是“一片空白”
1988年,邱海波以优异的成绩留校,并在南京铁道医学院附属医院工作,真正成了一名临床医生,也是在这个岗位上,邱海波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尽管全力救治,但一位18岁的高烧不退的小伙子,仅仅几天就病情急转直下去世了。尸检报告显示,小伙子病因是膝盖上小疖子引发全身感染,导致的多器官衰竭。
在重症监护室查房
一个小疖子,一条年轻的生命,代价太大了!这个病例成了邱海波选择重症医学科的契机。但真正到了重症医学科(ICU)之后邱海波才发现,这个学科还很新,能读到的参考资料很少,但对医生的要求非常高。为了胜任这一工作,他1991年考入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攻读硕士,师从中国危重医学奠基人陈德昌教授。
陈德昌教授对这个小伙子印象深刻,在研究生面试时,陈德昌教授密集炮轰式提问,没想到邱海波基本上对答如流,即便是知晓得不多的问题,他也懂得用自己的知识去推理,还能坦诚地表达和导师的不同意见,“这个年轻人厉害,有两下子!”陈德昌教授确实也没有看错,研究生期间,邱海波表现优异,成了为数不多上学期间成了住院总的医学生,1997年毕业,他还成了国内第一位重症医学博士。
“北京又来电话了,又想把邱海波留在协和!”时任南京铁道医学院院长的伍福庆仍然记得,1997年他接到过许多北京打来的电话。当时北京协和医院几乎代表着国内医疗最高水平,对医学生来说是“圣殿”般的存在,但伍福庆仍然想争取一下这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协和人才济济,两个医院的发展不一样,我们希望他回归,创建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开辟新的专科病房和专用实验室。”
导师陈德昌教授本以为邱海波留协和把握满满,但邱海波谢绝了盛情挽留,他选择了南京,选择了更有挑战的“一片空白”。
照护患者。
“一穷二白”的科室被他带上快车道
“我还记得中大医院的重症医学起步,是在当时的外科楼四楼,一个很小的地方,一层楼里一边是病房,一边是教学区,医院把教学区辟出来,成为最初的重症监护病房。”重症医学科的护士长朱艳萍回忆。
邱海波回到南京的时候,正是科室青黄不接的时候,老主任王爱琴已经临近退休,其他几位医生又特别年轻,科室担得上“一穷二白”四个字。邱海波拿出了一份做大做强重症医学科的完整方案,有理有据、详实可行,院领导被说动了,很快就给科室扩大了医用面积,购置了呼吸机、血气仪等先进设备,增配了人手,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训力度,这才让科室发展和学科建设进入了“快车道”。
对科室,邱海波从来都是严格要求
“现在回想起来,很多医疗新技术,我们实行得非常早。”朱艳萍举例,科室成立之初,当时还是“邱医生”的邱海波就带领他们做了全院第一例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改变了以往需要外科医生开刀才能进行的操作,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再到后来的机械通气、肾脏替代治疗和大家熟知“硬核”急救手段ECMO(人工心肺)等等,在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应用都走在行业前端。
“他是很有创新精神的一位医生,只有有确切证据能对患者好,他就愿意尝试。哪怕会增加很多医生护士的麻烦。” 朱艳萍告诉记者,在邱海波眼里没有“行规”,只要对患者有益,那就可以被打破。
要将小红旗插遍祖国大地每个角落
在邱海波的带领下,中大医院ICU已经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ICU,是江苏省乃至全国的重症患者救治中心,每年抢救重症患者2000余例,会诊患者4000余人次。重症医学科已成为首批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重症医学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连续4年在复旦大学发布的重症医学科专科影响力排名中位列全国第二。
这些年,邱海波带领团队构建起的重症医学学科专科联盟,已经覆盖全国各地百余医院。依托国家级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建立的“远程ICU”,与国内部分医院实行了同步在线运营,将高水平的重症医学延生到了县乡等不发达地区。
会诊帮扶足迹的地图上插着密密的小红旗
一个科室能走多远,与领头人的格局分不开,而邱海波心怀着祖国、心怀着世界。
在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走廊墙壁上,挂着3幅中国地图,上面插了上百面小红旗,几乎覆盖全国所有省份。这些小红旗代表着邱海波团队为全国培养人才、帮扶各地重症医学发展所覆盖的省份和地区。在另一幅世界地图上,代表着国际合作的小红旗也远达欧洲、美洲、大洋洲。
邱海波常说,重症医学永远在路上,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无尽的动力。单靠中大医院的一个重症监护病区,床位是有限的,可以救治的患者是有限的,他的愿望是让患者在祖国的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得到及时的救治。在国际重症医学领域,中国的ICU医生医生也可以发出更多的“中国声音”。
“师傅”邱海波:
“魔鬼训练”练出一支“铁骑”来
科室收治了一位30多岁的产妇,急性心肌炎导致心脏停跳,需要上ECMO,费用太高,家属无奈想放弃,邱海波反复劝说,要求科室免除了所有监护费用,自己带头捐款,还号召科室同事一起捐款。在邱海波的关心下,产妇闯过“生死关”,嗷嗷待哺的孩子有了妈妈;
汶川地震中救治的女孩秀秀(化名),失去了一条腿,邱海波离开四川后还牵挂着这个女孩,给她汇去钱款,附言:好好学习;地震伤员中有孩子开网店卖润唇膏,邱海波“悄悄”下单,分发给科室的医生、护士、和病人……
对待患者,邱海波是个“暖男”,但是对同事们,对徒弟们,邱海波则是“凶神”大名远扬。
穿上白大褂,邱海波是个特别严厉的老师。
无论是指导论文还是临床工作,“邱老师”对大家的要求都近乎苛刻:研究生郭凤梅修改学术论文,光是综述部分就改了十多遍,不知被训哭了多少回;博士研究生陈剑潇记得,论文里的大小写、杂志名称、罗马字母这样细微的错误,都被“火眼金睛”的邱海波给揪出来,少不得又是一顿说;护师顾德玉刚做护理组长时,一次交班被叫停三次,“邱主任让我想想哪里不对,我又梳理了一遍,才发现是把泌尿系统方面说成了泌尿道方面,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还有一次,一位刚上班不久的年轻医生,没有及时上报患者乳酸增高的危机值,延误了病情判断,邱海波对他进行了严厉的批评,要求他仔细阅读所有有关乳酸的文献,批评后,他又把这位年轻人单独叫到办公室耐心教导:“人这辈子,有些错误只能犯一次,甚至一次都不能犯。医生是伴随着患者的鲜血成长的……”
“那么多年我总结说,他就不能穿上白大褂工作服,只要一穿上白大褂,工作中谁有一点疏忽,他都会特别严厉指出来。脱下白大褂,其实他是个特别简单对人也特别热情的人。” 朱艳萍说。
“如果不对他们严格,他们怎么能成为好医生呢?”邱海波严格的“魔鬼训练”也确实教出了一个战斗力爆棚的团队,同行们无不称赞邱海波打造的团队是敢打能拼的“铁骑”。
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斗中,国家卫生健康委专家组成员潘纯,战斗在武汉金银潭医院火线;中大医院副院长黄英姿则担任江苏援黄石医疗队救治(专家组)组长,负责江苏医疗队的临床诊治工作;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毅留守江苏,指导省内各家医院重症患者的诊治……他们都是邱海波一手培养的学生。此外,团队的莫敏、谢剑锋、李晓青等15位青年医护人员都在这次抗疫中担重任、显身手。
通讯员 中宣
- 标签:胡可可北京成功记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