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京网事

独家解析:化学的保障比例为什么定在25%?托底政策会带来一波改选化学风吗?

记者今天从江苏省教育厅获悉,作为江苏新高考方案的细化配套方案,再选科目保障政策正式公布。根据江苏考生当前再选科目选考实际,将先行建立化学学科的保障机制,并将保障比例设定为25%,即当选考化学的学生低于25%时,将以25%对应的考生数作为等级赋分基数。这一保障政策将有效引导考生均衡选科。

【解读】

江苏建立4门再选科目保障机制,先行为化学学科“托底”

高考方案是一个综合系统工程,围绕新高考方案江苏也一直在研制细化配套方案,再选科目保障机制就是其中之一。所谓再选科目保障机制,是指在实施新高考方案(“3+1+2”模式)过程中,针对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这4门再选科目,充分论证后确定一个合适的保障比例,当某一再选科目考生实考人数占总实考人数的比例低于保障比例时,将启动保障机制,依照保障比例计算该科目的保障基数进行赋分。根据江苏当前学生选考科目的实际,先行建立化学科目保障机制,保障比例设定为25%。也就是说,当化学科目实考人数占当年高考总实考人数的比例低于25%时,将以保障比例(25%)对应的考生数作为等级赋分基数。举例说明,假设江苏考生30万人,25%就是7.5万人,当再选科目选化学的考生不足7.5万时,保障机制将启动,以7.5万人作为等级赋分基数,也就是前15%的A等级是7.5万的15%,即:拿到A等级的人将有11250名考生。

保障比例的确定是依据人才需求及招生计划

保障比例的测算主要是依据国家人才宏观需求和高校人才选拔的现实要求。以化学为例,根据国家人才需要,并依据相关学科(专业)对化学科目选考要求和全国高校近5年面向江苏的招生计划数进行测算,化学科目保障比例为当年高考总实考人数的25%最为恰当。当其他再选科目出现类似情况的,也将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具体办法由省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制定实施。

再选科目保障机制是一种动态保障

化学学科的保障机制虽然建立,但2021年录取时是否一定会采用,现在下定论还为时过早。因为如果化学科目实考人数占当年高考总实考人数的比例等于或高于25%,那么保障政策就不会启用,会以实际参加化学科目考试的人数为等级赋分基数。不妨假设一下,由于保障政策的公布,可能使一部分考生增加了选考化学的信心,转而改选化学,再加上分类考试改革的推进,部分应用型本科加入提前招生的行列,实际参加高考的人数还会下降,到2021年高考时江苏选考化学的实考人数占比未必会低于25%,那么保障政策也就自然不会启用了。

因此所谓保障机制,其实是一种动态的政策供给,不到考生人数最后确定,没法断定会不会启用。另外,托底政策是针对4门再选科目的,那么自然这也不仅只是化学有这“特权”,当其他三门的选考人数低于保障比例时,也会启动保障机制。

建立保障机制是为引导考生均衡选科

为什么要建立再选科目保障机制呢?教育部门负责人介绍,建立再选科目保障机制的目标是,促进考生自主选科与国家人才需要和高校选拔要求更加匹配。其原则是“四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国家人才需要,二是有利于高校科学选才和人才培养,三是有利于普通高中教育健康生态的形成,四是有利于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实际上,面对高考,考生也好,家长也好,甚至部分中学,很难不从实用的角度去考虑,怎么选对我最有利,怎么选上好大学的可能性大,这本身无可厚非。但当趋利避害的选择成为了一种“集体无意识”,无论是从国家对人才的需要而言,从高校对人才培养和考生未来发展角度,还是高中教育的健康完整上都会存在一定偏差。中国是实体经济国家,要求我们培养大量理工类人才,即便是文史哲人才也都须具备科学素养,化学学科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这个时候,就需要政策指挥棒的引导,再选科目保障机制就是一种政策上的基础保障。通过这个保障,让学生能一定程度上摆脱纯功利的选择,回归兴趣本身和未来规划。在采访中,有校长说:正在进行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社会和百姓呼唤能有更多的钟南山站出来。但是有一个情况许多人没想过,这就是学了化学不一定能成为钟南山,而不学化学一定成不了钟南山。

实际上,本轮高考改革启动以来,浙江和上海也启用了托底政策,在6选3中,他们“托”的是物理学科,浙江的政策是当选物理选科人数低于6.5万时,将按照6.5万作为等级赋分基数。相较而言,设定比例的做法更适合江苏的实际,因为今后几年来江苏高考人数每年在增加,用比例来计算更为恰当,即使考生人数增加了,也不需要每年都要根据人数变化来调整基数。

【影响】

保障机制会带来一波改选化学风潮吗?

保障机制对于选了化学的考生无疑是一个利好。

南京某中学校长认为,给化学学科“托底”,不仅能让化学优等生更加底气十足,对于选修化学学科但成绩中下游的学生来说同样是个利好,会坚定这部分考生的信心。可能也会有一部分对化学感兴趣但此前由于担心化学不好拿A而被迫放弃的考生,转而改选化学,但这部分人群不会太多。毕竟化学学科难度摆在这儿,如果没有一定基础,纯粹冲着保障机制去报考,可能性不大。而且在750分中占100分的化学,再扣除30分的基准分,靠托底提升的那一点百分比也沾不了太多的光。

不过现在重新选科倒也是一个时机。一位中学校长分析说,经过高二第一个学期的选科学习,又通过第一学期末的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学生大致心中有数了。在第二学期开学前后,学生可根据学考成绩研判学科比较优势,确定最终的选科意愿。

【建议】

选择应理智,而不是玩“对赌”

说到选科,可能对于2022届考生意义更大一点,化学被冷落现象也有可能一定程度上得到纠正。有了一届考生的录取作为参照,他们的选择依据也会更全面一些。实际上江苏自从“08方案”以来,化学的地位一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理化组合一度被认为是“王者对决”,让考生望而生畏。但从国家层面对人才需求而言,从高校选科要求而言,化学的重要性又是显而易见的。根据2019年公布的高校选科要求,以南京大学为例,南大公布的选科要求中,专业首选科目为物理的占到了2/3,主要是传统的理工类专业,比如数理科学类、电子信息类、工科试验班等,其中要求物理和化学的专业超过总计划的1/3。浙江大学11类专业中,有5类专业对化学有要求,占比45.45%。其中理科试验班,包括生命、环境、化学与地学专业要求考生必须选考化学,占比约9%。南京工业大学要求物理和化学的专业占29.2%,近总计划的1/4。综合所有高校数据,化学是四门选考科目中要求必选占比最多的学科。如果考生选学化学,可以报考的专业达到27733个,涵盖全部985、211院校的所有专业。即便是某些院校,如临床医学对选化学没有硬性要求,但从进校以后专业课程安排和未来就业角度,选化学的必然学起来更轻松,地基打得更牢。

所以选不选化学,最终还应该是考生的兴趣、特长以及未来规划说了算。“与其做着高风险的计算,考生们还不如遵从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参照自己的学习兴趣和特长来进行选科。”一位校长建议,在决定自己的未来时,不妨将眼光放远,看一看未来社会需要什么。“只有打好基础,未来走上社会的每一步才会更加稳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