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新型研发机构借提质增效再腾飞
7月22日,国际欧亚科学院粤港澳大湾区首届院士论坛活动之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调研座谈会在东莞举办。国际欧亚科学院的专家与东莞各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座谈,探讨新型研发机构的转型发展路径。
会上进行了成果介绍、经验分享。东莞32家新型研发机构承担各类项目816项,拥有发明专利701项,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170篇,引进各类人才5500名,近3年投入科研经费12.34亿元,可以说是硕果累累。新形势下,东莞新型研发机构遇到什么新情况,面临什么新机遇?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5500名科研人才聚集东莞
座谈会上,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院长李宏强分享了东莞纺织企业的普通布料变身装备隐身衣的故事,引起大家浓厚的兴趣。
在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隐身材料制备室,只见普通布料被送入高科技生产设备,经多道工序生产出新型功能复合材料,其后在布满蓝色锥体的场地中进行材料电性能测试。
李宏强介绍,通过技术处理,新型材料在接触到雷达探测波时不反射探测波。装备披挂了这种材料就具备隐身效果。东莞本地为研究院提供布料的多家纺织企业想不到自己生产的普通布匹能在新型地面装备上崭露头角。
隐身材料研究多年前在同济大学启动。为促进技术产业化,同济大学与东莞合作成立东莞同济大学研究院进行技术熟化、产品中试等环节。今年,用于装备隐身的新型材料已中标,年均营收可达1500万元。
李宏强说:“研究院选择落户东莞就是看好这里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能够破解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工厂的难题。”
科研成果转化难是很多高校院所和科学家的心病。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主任严叔刚说:“难就难在,高校院实验室里的技术不一定符合企业生产的需要,而企业又不愿意花时间和资金进行新技术试错和优化。从实验室到工厂需要一个中间环节进行技术熟化和产品中试,新型研发机构同时具备高校院所和企业的优势,是最好的转化站。”
破解科研成果转化之难,让“高大上”的技术在东莞接地气,新型研发机构探索出各具特色的转化模式。东莞市科技局副局长黄天梁介绍,转化模式共有四大类,以技术熟化、中试为重点。东莞先进光纤应用技术研究院将复旦大学光纤保密通讯的领先技术引进东莞,预计今年产值将达8000万元;以市场对接、资本助推为重点。东莞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创新中心下属投资平台,累计持股企业达32家,投资1.54亿元;以人才培养、创新创业为特色。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围绕机器人技术专业领域,培育出李群自动化、逸动科技等84家高科技企业;以高技术团队引进、孵化器载体为特色。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推出“华科城”孵化器品牌,所孵化的多家企业实现产值5至10倍的增长。
高水准的创新团队、高规格的科研盛会正向东莞集聚。东莞新型研发机构建有各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院士工作站等平台105个,共引进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26人,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40人,引进各类人才5500名,其中博士、教授、研究员等高端人才近30%。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前沿技术研讨会、新工科教育研讨会等系列高端学术研讨会议相继在东莞举办,吸引了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瑞士南方应用科技大学、美国欧林工学院等国际科研机构及专家学者,提升了东莞在国际科技界的影响力。
在“最强大脑”助力下,东莞实现一批重大突破。去年,中国首个、全球第四个散裂中子源项目在东莞建成,将助力解决我国发展战略领域重大“卡脖子”难题;广东东阳光药物研究院抗感染新药研发实验室获批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实现东莞国家企业重点实验室“零”的突破;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的“智能终端精密构件制造装备创新团队”成功入选2018年教育部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实现东莞本土团队获国家级人才团队认定“零”的突破。
面临困境呼唤提质增效
“最近我的电话被打爆了,企业天天催问我进度。”座谈会上,一名新型研发机构负责人表示,和企业开展项目合作时,研发机构的事业单位性质导致审批程序复杂漫长,可是企业急需快速推进项目。这位负责人感叹:“市场瞬息万变,投资机遇不等人。”
这位负责人反映的问题引起不少与会者共鸣,新型研发机构面临诸多困境,如何提质增效提上重要议程。黄天梁解释,新型研发机构核心人员和管理层受派出大学和院所管理考核,没有激励机制,缺乏拼抢市场的积极性;技术研发投入大、回报慢,却没有传统科研院所的稳定经费支持;采取企业化管理,却受到国有资产管理、事业单位运作等制度限制,资产难以盘活,程序繁琐冗长。
新型研发机构存在的困境可以通过一组数据更直观地反映出来:去年新型研发机构人均年工资仅9.82万元,处于较低水平;来自政府的收入占总收入比重超过80%,通过市场竞争渠道创收少;截至去年,新型研发机构长期股权投资达7.15亿元,占资产总额51.62%,大量流动资产被固化,科研投入减少,机构的固定资产又难以抵押贷款。
对此,东莞正在研究《东莞市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实施方案(2020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