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美食

读《好奇者的经济学》—— 未雨绸缪的好奇心!缪怎么读

不过,如果你还保有旺盛的好奇心,想要理解一部分能够立刻学以致用的经济学知识,阅读这本由12位诺贝尔经济学得主联袂撰写的《好奇者的经济学》是个不错的契机。经济学家们就自己的经典理论联系实际社会问题展开讨论,专业性毋庸置疑,同时避开数学算式和过多术语造成的阅读障碍,用通俗的语言言简意赅地阐明观点。若是对其中某个问题特别关注的还可以借鉴作者列出的延伸阅读文献,获取进一步信息。各人论述的话题虽各不相同,但编排上还是考虑到前后连续性,便于读者理解。

近年来坊间流行的经济学普及读物也有不少,多是注重趣味性,譬如读者喜闻乐见的《牛奶可乐经济学》、《经济学》、《弗里德曼的生活经济学》,触及的话题伸手可及。与之相较,本书关注的问题没有这么微末,大多是与决策关系紧密的民生大事。当然,决策的最终结果还是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接受者,若能掌握一点经济学知识,了解政策背后的原因及行将带来的影响,从被动地承受影响,变成未雨绸缪掌握自己命运,也算得益于这份对经济学的好奇心吧。

复杂的数学算式、眼花缭乱的图形表格、的建模、拗口的名词,经济学这个词似乎只和少数人挂钩。尽管的决策离不开它,与我们切身相关的经济问题离不开它,甚至每天的柴米油盐都涉及经济学的一些分支。但真要搞懂个中缘由,借助经济学的工具来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且不说推动社会发展,又似乎非我们能力所及。

对非经济学科班出身的读者而言,经济学只是知识领域的一部分,需要通过和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实例来应用。不妨参考威姆森的经历增进对经济学的直观感受。威姆森是从工程学转向商学,继而再转入经济学的,他的研究课题也是跨学科的交易成本问题。最初吸引他研究交易成本经济学的契机是曾经的工程师经历对摩擦的职业,交易成本是摩擦的一种,却始终为其他经济学家忽略。经过威姆森看似无关的职业经历,接触到的实例又强化了他研究理论的决心。完成关于交易成本实践的长篇论文后,威姆森还计划将之运用于其他领域,研究更广义的跨学科社会科学。

威姆森的经历我们,好奇心可以迸发大能量,经济学可以活用于和我们休戚相关却又不完全有主导权的方面。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成年人,我们在关注天下大事、新颁政策、社会新闻之余,免不了要评头论足一番。然而不管是否与自身利益相关,个人都不是政策的决策者,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政策使之利于个体。那么用不用经济学的思维模式又有什么差别呢?拿养老保险这件多数人迟早要面对的事来说,现有的保障计划诚如威廉·夏普在文中分析的那样存在不足。为此,稍有经济学常识的个人或雇主就会设法不完全依赖的保障机制,积极地通过理财对抗通货膨胀,提高退休后的经济收入。常言道,“别把所有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通过“差额投注”降低风险,资本资产定价模型为我们提供了理论依据。个人储蓄理财的选择策略就可参考这条。

还有关于经济萧条情形下政策失调的理论、可供研究失业率和职位空缺的搜索理论、调节日益枯竭的资源的增长模型,这些热点问题有历史的为参考,但惟有成熟理论研究的支撑,才能在将来应对可能的危机时发挥足够的效用。

读完这12位作者的个人履历,你会发现有人囿于家庭条件早早失学,接触社会后才经济学;有人先读了其他专业半途转行;还有人因缘际会结识了朋友或者某项工作涉及而踏上职业生涯。说到他们选择经济学的共同触发点,突然惊觉原来他们都是十足的好奇者!想要知其所以然并且智慧找出解答的成就了他们的成绩。就像奥利弗·威姆森说的:“我对事物运作(或静止)的原理永远很好奇,这让我开始区分出一时偏差和反常现象间的区别。”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网站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