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评:用好“火线”回访“助推剂”
据悉,在疫情防控期间,四川省仁寿县纪委监委为扎实做好纪律处分的“后半篇文章”,真正体现“严管就是厚爱”理念,由县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带队,会同县委组织部组成7个回访小组,深入一线对“掉队”干部开展“火线”回访,通过暗访督查、走访干部群众等方式,了解回访对象思想、工作、生活动态。
在疫情防控期间,“火线提拔”干部,是为战“疫”挑选最英勇有为的“猛将”,为打赢疫情阻击战提供人才保障,是在非常时期,在特殊环境检验识别干部的有效办法。然而,“火线回访”并不是揭“掉队”干部的“伤疤”,并不是在“火上浇油”,纪律处分不是目的,是为了把握受处分人员第一手情况、激励他们在非常时期以实际行动改错,在疫情防控的严峻斗争中精准识别干部。
“火线回访”是支“预防针”,体现“严格”,检的是“态度”。常言道“态度决定一切”。受处分干部之所以“掉队”,就是因为思想松懈,工作态度出现偏差。在疫情防控期间,采取“火线”回访,是为“掉队”干部注入一支“预防针”,增强抵御懒惰心理、畏难情绪的“免疫力”,回访是对“犯错”干部的更严格的纪律要求,检查是否认清自身问题,改变了以往错误的工作态度,做到知错能改,是否因为纪律处分产生了埋怨,觉得人生出现了“污点”,失去了组织的信任,闷闷不乐、自暴自弃。“火线回访”是组织给予“犯错”干部的警醒,也是一次悔改的机遇,既提醒干部不要忘记“伤疤”,时刻警醒自己,更是关爱干部要“在哪儿跌倒就从哪儿爬起来”,及时调整心态,转变工作态度,重新出发,“燃起”工作最初那份单纯的“初心”。
“火线回访”是支“镇定剂”,体现“管理”,验的是“成效”。纪律处分不是目的,是为了及时纠正干部的错误行为,“火线回访”并不是组织不信任,更多体现的是党对干部的管理。纪律处分不能仅仅“一纸公文”而了之,“犯错”干部更需要组织定期的“情感干预”。“火线回访”是从管理干部角度出发,在一线更能检验“犯错”干部的实际成效,更能听到群众真实的“声音”。常言道“危难时刻显担当”,“火线回访”能更深层次的听到“犯错”干部的真实想法、悔改之意,能更直观的看到他们的切实改变、工作成绩。“火线回访”既是对“犯错”干部的一次“考试”,也是给他们带去一支“镇定剂”,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并未“抛弃”,要切勿烦躁,脚踏实地,改掉坏习,扛起肩上责任,有为依然会有位。
“火线回访”是支“兴奋剂”,体现“厚爱”,激的是“行动”。俗话说“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受过纪律处分,肯定心里不是滋味,遇到事情更加畏首畏尾,工作热情和激情必然会减退。“火线回访”更多的是体现了组织的关心关爱,是给“犯错”干部的注入一支“兴奋剂”,是要打破他们认为的受过处分,就算再怎么努力,工作干得再多再好,也不会得到组织认可的“错误思维”。要让他们重新“燃起”奋斗的激情,认识到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行动才是“认错”的最好表现。“疫”线是检验识别干部的“试金石”,既能挑选出“精兵强将”,也能让“掉队”者迎头赶上。“火线回访”是从关心关爱干部出发,及时了解“掉队”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动态,为他们加油鼓劲,让他们及时撕掉“掉队”的标签,鼓励他们在最艰难的时期,到最艰苦的地方去“改造”,去拿出真心悔过的“热情”,用实际行动向组织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文/宋福)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