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评:让“互联网+”为“三农”插上腾飞的翅膀
当前,各级党委都把“三农”工作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重点任务,把农业基础打得更牢,把“三农”领域短板补得更实,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布谷飞飞劝早耕,舂锄扑扑趁春晴”,本是万物复苏、春耕正忙的时节,但是受疫情的影响,今年的春耕备耕出现了农资到村到店难、开展农事活动不便等“病痛”。这种时候,急需创新思维、打破僵局。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产生活的“必备品”,倘若能充分释放“互联网+”的强大能量,必定能推动“三农”腾飞。
让“互联网+”成为现代农业的“助推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农业出路在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农业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生产、销售、售后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梗阻”,都会造成整体的“运行不畅”。优化、集成、配置生产要素是“互联网+”与生俱来的特点,依托“互联网+”,可以在生产环节对大棚种植、无土栽培等进行探索创新;在销售环节利用电商平台、即时通讯等拓宽销售渠道;在售后环节进行更精准的大数据统计收集,分析研判客户需求,确保服务效能提质增效。还能在“互联网+”的助推下探索“农业+”路径,推动供应链、物流、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与农业进行深度融合,进一步促进农业驶入现代化“快车道”。
让“互联网+”成为美丽乡村的“宣传器”。好酒也怕巷子深。补齐“三农”短板,建设美丽乡村既关系着农村人居环境、农民幸福质量,还事关农村经济的发展,一个环境优美、民风淳朴的美丽乡村,能为乡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在信息呈指数爆炸的今天,宣传推广、擦亮名片谈何容易,离开互联网更是难上加难。要充分挖掘“互联网+”的宣传推介作用,通过官网、软文、口碑、自媒体、微信等“广撒网”推广,不断提升热度,还可以依托直播平台进行“村干部带货直播”,让美丽乡村可以走进大众视野,从而吸引更多人流、物流、资本流注入乡村。
让“互联网+”成为新时代农民的“孵化器”。人才是第一资源,补齐“三农”短板,打牢农业基础,离不开培养锻造一批勤劳善良、积极进取、生气勃勃的新时代农民队伍。但培养是需要教育资源的,而农村往往地处偏远、人才匮乏,难以供给质量过硬的教学课程,“互联网+”就能靶向治疗这些“疑难杂症”。利用“互联网+”,可以直接在农民“家门口”搭建起教育平台,把最新的国家大政方针和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知识及时传递给农民,既促进农民发展观念转型升级,又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能力。
“互联网+”让“三农”更有活力,充满魅力。在“大战”“大考”的关键时刻,“互联网+”释放的强大科技力量将为“三农”插上腾飞的翅膀,让“三农”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贡献更“硬核”的力量。( 文/沐曦零)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