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引治疗 为了病人忘我奋战
李兰娟院士 长江日报记者金振强 摄
张伯礼院士 新华社发
仝小林院士 长江日报记者金振强 摄
黄璐琦院士
■ 院 士
在武汉保卫战中,先后有钟南山、李兰娟、王辰、陈薇、乔杰、张伯礼、仝小林、黄璐琦等8位院士冲到了抗疫一线,他们参与复杂的重症、危重症和疑难患者会诊、治疗,协助修订诊疗方案,指导全国的新冠肺炎医疗救治。
李兰娟院士
每日查房、讨论病例,远程会诊指导、研究、写报告……从2月2日来汉至今,奔着最危重病人来的73岁的她,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
全力救治绝不放弃
危重症患者“醒了”
8日上午,在位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的国家医疗队指挥中心,7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兰娟在此与“战友”们会诊。从2月2日来汉至今,奔着最危重病人来的李兰娟院士,一直奋战在抗疫一线。
每日查房、讨论病例,远程会诊指导、研究、写报告,李兰娟院士工作排得很满。
东院的重症监护室里有一位女患者,2月5日刚进入ICU时,情况十分危急。李兰娟院士团队的朱梦飞主任成了她的主管医生。李兰娟院士叮嘱朱梦飞:“你们要全力以赴救她,绝不能放弃。”
这位患者病情发展很快,呼吸支持由无创改为气管插管,还出现了高热、感染性休克,氧合指数低于80,瞳孔一度散大,处于昏迷状态。看着她的病情变化,所有医护人员心情都很沉重。李兰娟院士每天查房,都会关注她的情况,指导抢救。大家没有放弃,为她加强气道管理、抗感染、抗休克,进行精细化护理。
3月1日,患者插管的第5天,昏迷的第8天,医护人员走进病房时,发现她已恢复意识,可以用眼神与人交流,也可以按照指令配合做动作。“醒了,她醒了!”医护人员喜极而泣。
“太好了!”正在东院布置工作的李兰娟院士听到消息,鼓掌欢呼,脸上洋溢起久违的笑容。
朱梦飞说,这是在汉一个月以来,他见到的最开心、最放松的李兰娟院士。
(长江日报记者黄琪)
他多日劳累发病,同在抗疫一线的儿子想去病床前陪伴父亲,他却说你不要来看我,看好你的病人就行。
张伯礼院士
“我要与武汉肝胆相照,
把胆儿留在这里”
由于多日劳累发病,72岁的张伯礼院士需要做胆囊摘除手术。手术前,需要征求家属意见,他说:“不要告诉家人,我自己签字。”手术后不久,他又投入紧张工作中,“我要与武汉肝胆相照,把胆儿留在这里。”
1月27日,正月初三,正在天津指导防疫战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被急召飞赴武汉。此后,作为中央指导组成员,一直战斗在抗疫前线。
张伯礼院士的儿子张磊,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副主任,兼任天津中医药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执行院长,主动请缨来汉。到武汉后父子俩没见过面。张磊想去陪伴病床上的父亲。张伯礼说你不要来看我,看好你的病人就行。
2月,武汉准备建立方舱医院收治轻症患者。张伯礼院士和同在前线的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教授写了请战书,提出中医药进方舱,中医承包方舱医院救治任务。中央指导组同意后,他们组建了第一支中医医疗队,由天津、江苏、河南、湖南、陕西的209位中医专家,进驻江夏方舱医院,主要采用中医药综合治疗。
2月14日,张伯礼作为中央指导组中医药专家,挂帅中医“国家队”接管江夏方舱医院。在方舱医院,患者主要喝中药汤剂,同时辅以太极拳、八段锦等方法来康复。
“最让人欣慰的是,江夏方舱医院收治的500余位患者,没有一例转为重症的。医护人员也是零感染。”张伯礼说。中西医结合抗击冠状病毒,是张伯礼力推的治疗方法。中医药在这次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有危难时,医生即战士。宁负自己,不负人民。”张伯礼抗击非典时的誓词,至今未改。
(长江日报记者胡义华)
仝小林院士
为了与患者“感同身受”,他在晚上关掉住处的空调,打开窗户,希望对武汉的“湿寒”有更准确的体会。
关空调感受武汉湿寒
牵头拿出“武汉抗疫方”
3月8日,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仝小林来到武汉的第45天。当日上午,他通过网络连线参加了一场重要会议。
1月24日,大年三十,仝小林院士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的身份,肩负着重要使命奔赴武汉。
到达武汉后,气候潮湿阴冷,为了与患者真正“感同身受”,仝小林在晚上关掉住处的空调,还打开窗户,希望对武汉的“湿寒”有更准确的体会。
一个半月以来,他奔波于发热门诊、隔离病房、方舱医院、隔离点及社区,深入防疫一线,分秒必争。通过临床实地观察,仝小林认为,新冠肺炎属于“寒湿疫”,定下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的原则:宣肺化湿。
与湖北省专家讨论后,仝小林拟出了通治方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