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火舞的被虐全集三季度委外赎回形势料好于预期 期待保险机构继续托底冒险岛传说中的故乡
在3月底至4月中旬银监会密集推出多项涉及同业监管的重磅新规后,有关“委外产品是否将出现大规模赎回”、“是否进一步在资金层面影响到股市等其他金融市场”的话题,就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从保险机构、公募基金、券商资管等机构了解到,尽管三季度将成为相关委外产品到期赎回高峰期,但目前主要受托机构在委外投资方面已经“预约”的赎回,以及可能潜在的赎回都相对有限,整体情况明显好于此前市场预期。从现券市场交投博弈看,业内人士预计,在当前信用债市场绝对收益率已较有吸引力的情况下,保险机构或加大债券资产配置,从而间接“帮助”相关存量委外产品最终能“合意”离场。
三季度迎到期高峰
“2016年三季度正是‘资产荒’最严重的时候,所以不少中小银行在那时加大委外投资。”一位农商行同业人士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据了解,去年以来银行委外投资的主要途径主要包括公募基金产品、公募基金专户、券商集合理财、信托公司“标准资金池”等。其中,公募基金专户、券商资管,是最重要的两大通道。
中信证券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年末,公募资金专户资金来源中,银行委托资金、信托、财务及保险、证券公司占比分别为61%、8%、5%和4.1%。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统计数据进一步印证了去年三季度商业银行委外投资的迅猛扩张。2016年6月底,开放式债券基金总份额为7202.39亿,当年9月底时总份额突破一万亿份至10290.38亿份,单季增幅高达42%。此外,基金管理公司专户管理规模前20名公司的专户资金管理总规模,由2016年6月底的3.2万亿元增至2016年9月底的3.7万亿元。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债券基金、基金专户在去年三季度出现大规模增长,银行委外投资是背后重要推手。
某基金公司专户负责人表示:“一般而言,基金专户的委外期限是一年,再加上其他类型的委外产品,今年三季度将会是委外到期的高峰,其中7、8月份将最为明显。”此外,多位债券基金经理、券商银行业分析师也证实了上述说法。
赎回形势好于预期
对于三季度即将大规模到期的委外投资产品,记者对一线机构人士的调查显示,相对于大规模到期的压力,目前相关情况仍然较为平稳,整体赎回形势要明显好于此前市场预期。
某大型公募基金固收负责人表示,由于去年三季度是本轮债券市场牛市顶部,当时成立的银行委外产品到现在普遍是“亏的多、赚的少”,大量产品净值都还在“水面以下”,是否赎回面临很多不确定性。“尤其在中小银行方面,大家的犹疑可能会更加明显。”
Wind数据显示,截至6月27日,去年三季度成立的171只债券公募基金中,66只产品净值低于一元,处于亏损状态,占比约为四成。如果进一步扣除接近一年来的资金成本,实际的委托投资成绩单对于委托方和受托方显然“更难交差”。
对此,前海再保险投资管理部副总裁于广南表示,在很多委外产品没有盈利的情况下,一般商业银行只要不是有“刚性资金需求”,应不会选择全部赎回。从近两年债券市场走势来看,相对于赎回在市场价格低点,许多委托方势必会考虑到期续作。
某北京基金公司债券基金经理表示,由于委外产品一次性赎回的资金量会比较大,所以基金公司一般会与银行提前沟通。根据该基金公司的具体沟通情况来看,实际赎回规模并没有预期那么大。公募基金投资人士分析:“虽然有些产品在专户上按照‘市值法’计价属于亏损,但作为委托方的商业银行在会计处理时可能按照‘成本法’计价,只要手里的券不出问题,对于银行来说还是赚的,就可能会继续扛下去。”
某券商资管固收投资负责人表示,该机构未来两个月需要售空清盘的集合理财产品十分有限。债券尤其是信用债的流动性完全比不上股票资产,交易的达成一般都需要提前一段时间询价寻找潜在买家。从最近一段时间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情况看,并没有出现抛压显著增大的情况,这一点也在很大程度上显示出相关委外资管产品并没有出现因大幅度赎回而发生“挤压式交易”。
上海证券研究所首席宏观分析师胡月晓表示,目前机构投资者债券市场投资杠杆呈现“阶段性见底”特征。未来一段时间,委外虽然可能会有部分赎回,但也同样预计有新开账户。
期待保险机构“继续托底”
业内人士认为,影响三季度与下半年委外赎回的核心因素,仍是监管政策和流动性。同时,保险机构的相关动向也值得密切关注。
前述券商资管固收投资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信用债一级市场发行利率与二级市场收益率较去年大幅提升。整体来看,今年上半年市场整体走弱,不少高评级信用债收益率大幅上行。考虑到这部分债券风险没有增加太多,但收益却显著增大,对于保险机构等长期限资金的吸引力更大。如果保险机构投资策略持续表现积极,则委外产品不仅更容易“退场”,赎回压力预计有望“联动减轻”。就近期该市场人士了解到的情况来看,随着债券市场在5月中旬触底之后震荡走强,保险机构正在加大债券资产配置。
民生证券根据债券托管数据分析指出,今年年初以来,在主要机构投资者中,负债端较为稳定的保险机构整体投资策略较为积极。在一季度主要增持金融债等利率债之后,4、5月后进一步扩展至企业债、中期票据等品种,期限也呈现长期化特征。另一方面,在目前债券市场整体收益率对保险机构有较强吸引力的同时,债券存量资产的减少,也有利于保险机构延续偏积极的投资策略。
财汇大数据终端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债券市场实现债券净融资16.19万亿元。截至今年6月29日,2017年以来债券市场则出现高达-6.94万亿元的“负融资”。债券可投资资产显著减少,有利于负债端稳定的保险等机构保持积极投资策略,并为委外产品的“有序退场”营造有利的市场环境。记者 王辉 刘夏村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