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月薪万元的民工们:过的很辛苦
洪泽湖生态旅游节:周末自驾游,除了南京周边,洪泽湖湿地公园也是不少南京市民喜爱的休闲佳地。洪泽湖湿地生态旅游节来到南京宣传,捧出了一系列的活动“菜单”
摘要:近日,一张民工月薪过万的工资单走红网络,引发众多白领的羡慕,声称自己也要学着去搬砖挣万元月薪。月薪万元的民工,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记者带着疑问昨日走访了南京一些装修工程队,了解高薪民工的真实生活状态。
近日,一张民工月薪过万的工资单走红网络,引发众多白领的羡慕,声称自己也要学着去搬砖挣万元月薪。月薪万元的民工,他们的生活究竟是怎么样的?记者带着疑问昨日走访了南京一些装修工程队,了解高薪民工的真实生活状态。
“说实话,虽然油漆工收入还可以,但太伤人了。”陈师傅告诉记者,自己和妻子腰椎、腿部、胳膊都有严重劳损,长期接触油漆,让他的呼吸道疾病也经常发作。陈师傅最大的愿望是能够换一个轻松一点的工作,回老家养养老。
在德盈国际广场2幢7楼,记者见到了南京豪爵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王照领。王经理在一家挑高小户型里做工程扫尾。“我虽说是个经理,但我的工资还没有一线工人多,他们很多人年薪都能拿十多万。”听说记者要找月薪过万的民工,王经理深有感慨地说。
在王经理的指引下,记者找到了来自安徽宣城的陈师傅。陈师傅夫妇做的是油漆工,在南京已经打拼了十多年,谈及自己的实际收入,陈师傅有些腼腆,说差不多吧,虽然还可以,但确实是苦出来的。
陈师傅给记者算了笔账,油漆工的日工资在南京一般大约在300多元,划到每年确实有十几万了。“现在天气炎热,别人都在吹空调,我们却是5点起床,6点干活,每天要干十几个小时。”陈师傅说,自己和妻子为了能多攒点钱,往往是没日没夜地披沥子、抹墙面,只能住五六百元的合租房,因为家乡还有孩子与老人要养。陈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没让老家的孩子继承他的岗位,因为觉得太苦了,现在的小孩难以接受,所以到现在还是一人挣钱养全家。
面对摄影记者的镜头,打着赤膊的端木师傅有些尴尬,问是不是要套件衣服再拍摄,实际上他带来的汗衫早就湿透了,没法穿了。
在南京润泰市场旁边的一个高档小区里,记者推开一间正在装修的公寓房房门。屋里面布满各类电线以及水管,密密麻麻的让人难以下脚。正在铺水管的端木师傅和记者简单打了个招呼就又蹲下身忙乎了。“没办法,主家催工期,天气又热,只能抓紧时间干了。”端木师傅说,为了多个帮手,他把自己徒弟小孟也喊来帮忙,小孟才来南京两个月,入行时间不长,师徒二人合伙包下这套房子水电工程,可以多赚些,大概可以收入几千块钱。
由于房间里没有任何降温措施,记者带的温度计指针直指38度,端木师傅和徒弟小孟都打着赤膊在干活,身上的长裤子也全部都汗湿了。
端木师傅告诉记者,他18岁就来南京干活了,已经干了快20年,满手茧子、胳膊腿上的伤疤也是这份工作给他留下的印记,每年夏天天热的时候是最忙的,也是最苦的。现在端木师傅一家都在南京,有时端木师傅的老婆也会来帮忙,但是在南京生活以及养一家人端木师傅表示压力很大,1年就是挣个十万块钱也存不下多少钱。
杨师傅告诉记者,虽然最近一段时间是旺季,但像他这样没有装潢公司的散工要碰运气接活,所以收入往往是饥一顿饱一顿,有时过万,有时只有一两千,自己在老家还有一个正在上小学的孩子,他希望能多攒点钱给孩子以后上学用,也希望有一天能在城市里买上一套商品房。
记者见到瓦工杨师傅的时候,他正在银桥市场一个装修工地里休息。说是休息,其实也没闲着,他把早上被汗水淋湿的背心洗了一下。“不打肥皂了,反正回家以后还要洗的。”杨师傅回答着记者的问题,随手将背心搭在窗台边的一根木棍上。他说,背心湿了很快就会被屋内的高温烘干,温度高有时并不都是坏事。
杨师傅来自南京郊区,别看他手脚麻利像个小伙子,但他实际入行已经20年了。“农村人,就靠个手艺吃饭,干我们这个行当不能吃苦是不行的。”杨师傅蹲在地上正在画瓷砖尺寸,他说自己刚开始学徒的时候,因为干不好活,经常被师傅责骂,打手心、跪地都是常有的事情,但现在回头想想,严师让他手艺过硬,从心底里还是感谢师傅的。
“这段时间,确实活挺多的,但天气不饶人啊!”杨师傅一边铺地砖,一边抱怨今年的罕见高温天。他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他都是早上挤公交进城干活,中午就下楼买份快餐填饱肚子。虽然月薪过万,但辛苦却是白领们无法体会的,没有人的高工资是白拿的。杨师傅表示,村里面在外当装修工的都是像他这样的中年人,年轻人因为吃不了苦,没人愿意干瓦工。
本来他也想在孩子学校附近租一间房子住,可是昂贵的房租让李师傅望而却步,他只能在江心洲找了间房子栖身,每天李师傅的妻子都要花上一个多小时过江将孩子送到学校。李师傅最大的愿望是,能在南京申请到一套廉租房,减轻些经济负担,让孩子受到好的教育。
记者在德盈国际广场2幢一个单元里见到了正在铺地板的李师傅,他是地板厂商的雇佣工人,他正在一个跃层的二楼装地板。由于木工还没有开始干活,楼梯只有一个简单的骨架,上楼的时候一面悬空,感觉有些危险。李师傅和他的搭档手艺很熟练,没多长时间就已经快干完了。小跃层的二楼很热,一面是一扇大落地窗户,阳光直射,李师傅两人都打着赤膊,满身都是汗,在这大蒸笼里,别说是干一天的活,记者站了5分钟,就已经汗流浃背了。
“记者同志,你们能不能帮我们反映一下现实问题,现在在南京打工,住房和子女教育确实是大问题。”李师傅是外地人,来南京已经十几年了,家里小孩也接到南京来上学,但是提起孩子的教育问题,他一肚子憋屈。
李师傅的孩子在老家接受的是义务教育,但是到了南京就属于外地户口,南京很多学校都不收他家孩子,收的学校不是地方太偏就是教育质量不好。为了孩子的将来,李师傅咬咬牙花了15000元交了择校费,把孩子送进了鼓楼区一所教育质量还算不错的学校。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