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人们在知乎上讨论成都一场核裂变级的城市印象比拼开始了……
这五个关于成都的问题看起来很普通,却在知乎上点燃了热情。3350多万次的话题总浏览量动辄上千赞同数的回答,足见人们提起成都时按捺不住的分享欲。
这可能与自带流量的五位首席提问官有关,他们是:成都人李易峰、美食专家陈晓卿、科幻作家何夕、导演饺子和大厨林述巍。
但归根结底,这场热度炸裂的问答之所以激发出人们心中的热情,来自于成都深厚的底蕴、开放的气度、从容的生活、稳健的经济,以及网民们为她拼贴出的一个个标签:大熊猫、烟火气、人情味和不慌张。
似乎没有什么悬念,成都拔得“2019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头筹。连续多年顶着“最具幸福感城市”的头衔默默浸润着她的每一位居民和到访者,成都俘获了人们对她死心塌地的爱,也呈现出如千面娇娃般的梦幻面孔。以至于李易峰提出“成都的哪一点,让你很喜欢?”这个问题时,有些人掰着指头数不过来,在别人的答案中一次次彻悟:他说的就是我想的。
有人回答说,喜欢成都的人,不仅仅是“美人”那么简单。“万金油”给出的回答很有代表性:“(成都人)说好听的是随遇而安,说不好听是不思进取。但在全中国老百姓普遍为了赚钱为了向上爬而焦虑的时候,成都人乐知天命、知足长乐、小富即安的心态确实难能可贵。”虽然慢,虽然闲适,但也有人说成都人生活也是有态度的,比如男人穿着正规。
也有人说,喜欢成都的“舒服”。成都不会给人紧绷的束缚感,反而是有一种舒服感。“蒙小彬”坦言,成都给她的舒服感是方方面面的,仿佛走在成都的街头,就可以忘掉所有的烦恼,心随着这座城市的市井百态而沉浸下来。这样的答案配以成都宽窄巷子、武侯祠、文殊院、杜甫草堂一幅幅经典地标的照片,舒服感似乎能透出屏幕。
还有人在说,喜欢成都是因为这里是团团(大熊猫)的故乡,约会甚至可以选择在“熊猫下”汇合。近年来日益丰沃的科幻土壤,也给成都带来了一丝小众的魅惑。数十年前的一些科幻作品里的情节如今早已变成了现实,新技术新装备“武装”之下的成都,是智慧的、多元的、时尚的。
但更多人在说,喜欢成都最突出的一点就一个字:吃。有人把成都形容成“一座吃饱了撑的城市”,这么说够直白,但还远远不够。无论爱吃不爱吃,无论是否在减肥,成都美食的投喂应接不暇。“耍朋友总被甩”等人奉上了火锅、辣子鸡等能把人口水辣出三里外的美食靓照,“芝麻酱”则用豆花、红糖糍粑、冰粉等不辣的美食来吸引另一部分人。
众多回答者在知乎上摆起了超大型龙门阵,简简单单的表达,垒起了成都印象的高塔。无论是成都人,还是新成都人,抑或是游客,都能找到爱这座城的理由。大家的共识可以归纳为:成都让人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
“吴青松”给出的回答是因为一种“归宿感”,“当我面对它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反抗余地,当然也没想过要反抗,我乐于成为它的奴仆,因为我只是一个普通人,希望自己的人生幸福平安的普通人”。
更现实的原因是生活成本相对低,发展空间相对大,文化氛围浓厚。当然还有一个最根本的原因:“那些留在成都的朋友里,十有都是娶了成都姑娘当媳妇。走?把你脚杆打断。”成都人是包容的,不过,可能是因为他们懒得理你。
成都就像它的吉祥物——熊猫一样,可以静若处子,持续卖萌;也能动如脱兔,一路狂奔。闷声发大财,这很符合成都的性格。
“成都小螃蟹”说,别看很多成都人给外界示以喜好安逸闲适过小日子的样子,其实川人骨子里的血性并不在成都这座城市里减少半分,只是他们将这一面融入进了这座城市的血脉中,不张扬。
成都“萌”的一面,为这座城赢得了万千宠爱。但隐藏在成都又萌又慢表象之下的,是身为新一线城市的勃勃雄心。
机构号“成都发展改革”的“自吹自擂”很有道理,它给成都的定位是“经济中心,创业热土”。成都形成了“一心两翼三轴多中心”城市新格局,正实施“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城市功能布局调整。它还给出了一段颇为官方的介绍:“成都正兴起一场产业,遵循‘人城产’营城逻辑,加速构建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7个产业生态圈下的66个产业功能区涵盖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生物医药、5G等战略及支柱产业。新兴行业的挑战者,传统行业的变革者,都可以在这场产业中寻找机会,与成都的发展一起,实现自我更高的追求。”
这个官方账号信心爆棚的回答是有根据的。成都市政府网站上很自豪地登载了一条消息《中国城市发展潜力 成都排名第五》,恒大研究院近日发布的2019年中国城市发展潜力排名中,成都在前100强中位列第五。同期发布的另一条消息显示,成都入围“2019年中国智慧城市”十强。成都在便利店指数、文明城市测评、不夜城指数等排名中都有着不错的位置。
2018年,成都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5342.77亿元。今年前三季度,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47.2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同期增长8.1%。成都强劲的发展势头也受到了来自美国智库“布鲁金斯学会”的认可,《2018全球大都市监测报告》中,成都以人均GDP增长率7.2%和就业增长率5.9%的成绩,全球排名第三位。
“星球研究所”说,没有多少人能有机会看到成都的全貌。看不到全貌,对于成都来说,并非完全因为那层叫做雾气的面纱。这座城市是多元的,包容的,也是百变的。所以,她的千般好,几乎没有人能概括全面。
成都的文化底蕴异常深厚,这不仅仅依靠成都及周边地下埋藏着的历史,也来自于当下众多文艺老中青年们笔下或歌里对成都的观照。一座城市能让人产生一种自发的热爱和分享的,这完全可以给其他有志于与成都比肩的城市树立一个样板。
也正因此,当知乎上开始讨论这座城市,成都的形象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场里丰满起来,愈加立体。在知乎上,有8万多用户关注成都,在“成都”线万个问题,既有对三国历史的探讨,也有对城市未来的关注;既有灯红酒绿中的醉意,也有对正宗的“苍蝇馆子”的钟爱。问题与回答之间的化学反应,带来的口碑炸裂的效应,恐怕是任何传播学模型都难以完全框定的。
一千个人眼中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网络时代的可爱之处,就是人人都掌握着话语权,人人都是导游,人人都是评论家,人人都会对一座城市有着或好或坏、或深或浅的评价,人人都会找到自己独特的视角来观察一座城市,解读一种生活。“欲九”在评价成都时说的一句话很中肯:“每个人的追求不一样,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也不一样,不是说哪好哪不好,而是说哪更适合自己的本性。”
前几年出现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成都》,温情脉脉的歌词含蓄表达着对成都的爱与恋,情感的力量击中了全国各地听众的内心,于是《成都》被改编出南京版、杭州版、哈尔滨版,还有三门峡版、张家口版……
城市之间的比拼,从GDP排名,到吸引人才优惠政策,到宜居指数,再到哪座城市更网红,越来越有立体感和纵深感。
知乎被称为中文互联网的“深场”,可以想像,会有越来越多城市像成都一样,在知乎或更多平台上找到自己的另一面,或者很多面。
- 标签:本站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