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生活

极不平凡!这些文联组织这样走过2020年|南京文联篇

  近日召开的中国文联十届六次全委会上,6家单位代表作大会交流发言。他们的讲述,是一年来文联系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繁荣创作、服务人民,顺势而为、主动作为的生动缩影,是文联组织和文联人团结一心以艺战疫显担当、众志成城助力脱贫奔小康的工作状态、精神风貌的直接反映。中国文艺网陆续刊登这些发言,与网友一起回顾 这些文联组织 走过的极不平凡的2020年。

  “哪里有文艺工作者,文联、作协的工作就要做到哪里。”这是习总对文联、作协工作的殷殷嘱托。文联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文艺界的桥梁和纽带,如何更好地发挥“团结引导、联络协调、服务管理、自律维权”职能,把广大文艺工作者最广泛最紧密地团结凝聚在党的周围,“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们始终思考和不断实践的重要课题。近年来,南京市文联在中国文联、江苏省文联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网上文联”优势,扎实开展“网格化”创新实践,做到“线上网络+线下网格”两个领域的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延伸了工作手臂,更广泛地团结文艺工作者开展精品创作和志愿服务,让文艺工作插上了科技的“翅膀”,又脚踩坚实的土地,开创了“网络网格”相互促进、有机融合的新格局。

  一、建设“网上文联”,占领网络阵地,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领导权管理权线.高度重视网络阵地建设。文联是党领导的文艺界人民团体,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导权,使文联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坚强阵地,是我们工作的职责所在。我们所处的网络化、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给文艺事业改革创新开辟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为我们提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力提供了崭新的平台。习总强调,要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加强文联网络阵地建设,“让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是贯彻落实习总重要指示的实际行动,是文联适应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满足广大文艺工作者新期盼、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对于在互联网时代提升文联工作的引领力、凝聚力和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2.深入推进南京市文联信息化工程试点工作。2016年,南京市文联被中国文联文艺资源中心确定为信息化工程试点单位。南京市财政拨款1086万元用于“网上文联”项目建设。截至目前,南京市文联“网上文联”六大平台基本建成。分别是:“南京文艺生活”网站、“南京文艺生活”微信公众号、南京市文联app、南京市文联系统会员数据微平台、VR展厅、数字化小剧场。目前,南京市文联与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网上文联”各合作子项目已全部通过验收。

  “南京文艺生活”网站、微信公众号加强对文艺家的引领和思想引领,加大对文艺精品创作、重大活动和知名艺术家的宣传推介力度。“南京文艺生活”网站及公众号运转良好。南京文艺资源数字化工程,将在2021年年中,完成对南京市12个文艺家协会近160名主席团成员、名誉主席、顾问的资源信息采集,完成文联和各协会传统介质类的文艺资料的数字转化,录入南京文艺资源数据库,实现和中华文艺资源数据库互联互通,在中国文联文艺云数据平台展陈推介。南京“网上文联”建设,是落实中国文联“互联网+文艺”“互联网+文联”建设的具体举措,为运用互联网拓展服务方式、实现机制创新,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抓手。

  “网格化”治理是南京市栖霞区仙林街道党建工作的创新实践,特点是变条块分治为网格集成,“沉底到边、不留死角”。“网格化”治理在南京全市推开后,逐渐走出了一条“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这个改革创新的机制,应用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并在疫情期间得到了实战检验和提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推进高效能治理的南京实践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我们探索文联工作运行新模式提供了示范和支撑。2020年3月,南京市文联印发《关于开展南京市文联组织网格化建设的通知》,部署全市文联组织“网格化”建设工作,计划用两年时间,以“线上网络+线下网格”的工作模式,实现市级、区级(行业)、街道(乡镇)文联组织全覆盖,真正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做实基础网格,才能做精基层治理。“文艺网格员”是文联组织网格化建设的“生力军”,是推进文艺网格化建设的操盘手。文联的“文艺网格员”不是另起炉灶,本身就是从社会治理网格员、基层文艺骨干、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人员中发展起来的,赋予他们多一个文艺组织者的职能,主要是履行上传下达、组织协调、联络服务的职责。2020年以来,我们在全市各文艺家协会、新文艺群体联合会、12个区文联、行业系统文联、街道(社区)共发展了2346名文艺网格员。“文艺网格员”制度的建立,让文联的触手既可紧抓精英人才,又能联络基层骨干。我们及时举办了首批文艺网格员培训班,对150名文艺网格员进行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发挥文艺网格作用”的专题培训。出台了《文艺网格员职责》,就网格员工作职责、教育培训、待遇保障等方面作出规定。完善了绩效考核制度,细化专职网格员的星级考评办法,打通了网格员上升渠道,给文艺网格员安心工作吃下了“定心丸”。我们力争用两年时间,在南京市域范围内团结一支以优秀文艺家领跑、以文艺工作者为骨干、以文艺爱好者为基础的文艺网格员队伍,使文艺在组织网格化建设中与城市治理深度融合,不断增强南京文联的凝聚力和感召力,不断提升南京文艺的创造力和影响力。2.夯实基础,让网格“强起来”。

  文艺兴盛,人才为基,人才为要。“我国文艺事业要实现繁荣发展,就必须培养人才、发现人才、珍惜人才、凝聚人才”。为进一步壮大南京市文联团体会员和个人会员的队伍,我们在2020年初,向省市机关、驻南京高校、驻南京各文艺院团、各文化单位、全市所有文艺园区和文艺街区广发招才引才“英雄帖”,号召文艺工作者加入文联和文艺家协会的大家庭,共同谋划和推动全市文艺事业繁荣发展。“英雄帖”发出后,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很多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娘家”,纷纷申请入会。在此基础上,我们建设完成了全市文联系统“会员数据库微平台”。截至目前,微平台注册会员总数已达到25583人。微平台让艺术家、文艺工作者、文艺爱好者通过扫描二维码的方式快速、简便地填写个人情况,汇聚了全市文艺人才资源信息。通过大数据采集和研判分析,我们掌握了哪些人是我们的核心力量,哪些人是可以依靠的力量,哪些人是可以发展的力量,这对于我们掌握文艺人才基本信息、梳理文艺人才队伍结构发挥了积极作用。3.聚力创新,让网格“动起来”。

  为激活网格“细胞”,畅通文艺治理的“末梢”,我们在全市大力推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深扎点”建设。截至目前,已选取182个各行业、各领域的标杆、样板和典型,作为南京文艺家“深扎体验点”,满足各艺术门类的创作采风需求。建立健全文艺家挂职锻炼和蹲点体验机制、经费投入和考核激励机制,鼓励广大文艺家到体验点开展采风创作、交流研讨、展演展示活动,并明确在相关选题策划、项目扶持、评奖表彰中予以倾斜。规划“聚焦经济发展”“建设文学之都”等五条采风线路,组织艺术家通过深度采风切身感悟南京城、南京人的奋斗故事,陆续推出了千余件立足南京、关照现实的文艺精品。在南京市文联的大力推动下,南京文艺“网格”的活力显著增强。位于主城区的秦淮区,统筹用好专业协会、街道社区、文化条口“三支队伍”,明确了文艺网格员职责、奖惩制度,形成了文艺网格化工作“秦淮模式”。一年来,秦淮区文艺工作实现了网格条块结合、会员数量攀升、活动精彩纷呈的良好局面。在夫子庙“深扎点”举办的“桨声灯影里的大咖故事荟”,讲述世界“文学之都”的南京故事,展现“风雅秦淮”的独特魅力,网络直播的人数达到1100万人次,全网点击量达到1亿次。位于新城区的江宁区,搭建了区文联、文艺家协会、园街文联、文艺社团、社区、文艺之家“六级平台”,将文艺网格员纳入“1个中心+10个所+201个站+891个点”的全覆盖阵地体系中,实现了文艺网格员队伍“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责任到人”。江宁区积极发挥文艺网格的作用,陆续建立了17家城市文艺客厅、社区邻里书房、乡贤馆、乡村文艺大堂、城镇最美街角,实现了“周周有活动”,让文艺深度融入了市民生活。位于汤山街道的矿坑公园是摄影创作类的“深扎点”,是践行“两山”理论的江宁样板,三次登上央视,成为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三、“线上网络+线下网格”深度融合,打通文艺融入市民生活的“最后一公里”

  “线上网络+线下网格”,文艺工作实现了对全市广大文艺工作者和全体市民在市域范围内的“一网”全覆盖。文艺工作从一个个“点”、一条条“线”,有机织成了覆盖全市12个区、101个街道、1200个社区(村)的一张“网”,真正做到哪里有文艺工作者哪里就有文联组织,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文艺志愿服务。艺术家和市民可以通过“网上文联”的各个平台、文艺网格员,随时随地聆听党的文艺政策,了解各类文艺活动信息,网络网格成了传递党委政府声音的“小喇叭”。去年以来,我们通过线上的网络、线下的网格,组织文艺家和文艺爱好者,开展了“凝聚力量、共克时艰”南京文艺界抗“疫”大行动、“奋进中的南京”文艺精品展演,承办了全国知名网络作家创作研讨班暨全国百名网络作家“文都行”活动,开展了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宣讲,把党的文艺方针政策第一时间、不打折扣地传达到广大艺术家、传达到千家万户。

  以网络为平台,以网格为抓手,将南京市域范围内各个单位、各类组织中的文艺人才和文艺力量有效地凝聚起来,产生了聚合效应。每个单位不论层级、不论规模、不论性质都是繁荣文艺事业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形成了文艺事业蓬勃发展的崭新气象。2020年,南京率先全面复工复产,率先启动了南京文化艺术节,带动各项文艺创作和文艺展演井喷。数以千计的文学社团开展文学活动,全市居民综合阅读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省第一,城市数字阅读指数在全国排在最前列。书香氤氲之外,大剧院、小剧场、电影院同样风光无限,南京在全国电影演出类文化消费活跃城市中排在前列。南京文艺院团排演的话剧《鸽子》、越剧《凤凰台》、京剧《鉴证》、民乐《国之当康》、话剧《摇曳的秋千》等场场爆满,喜获票房和口碑“双丰收”。话剧《鸽子》受邀到中央党校演出,中央电视台进行了专题报道。设立了每年4000万元的南京艺术基金,有力推动了南京各文艺门类创作勇攀高峰。今年,全市各区积极跟进,将实现艺术基金的全覆盖。2020年以来,市各文艺家协会、各区及行业系统文联策划开展了近百场线上线下结合的剧目演出、精品展览和学术研讨等活动。其中,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策划的“见微知著”24+城市微展系列活动,用“街巷遇展馆,生活见艺术”的策划理念破除了艺术和生活的门槛,整合了散落在城市各个角落的文艺微展馆、工作室、艺术培训中心等文化资源,挖掘了城市的文化内涵,共吸引6万余人次打卡观展。“英雄心声催我前行——名家诵读雨花英烈书信诗词”活动,在各大媒体平台总播放、点击量超过2000万次,总点赞量超过15万次。以“艺术与生活”为主题的首届南京文化夜市、“金陵寻梦——夜瞻园”实景演出等,拉动了夜间文化消费。“遇见夜金陵”入选全国“2020游客喜爱的十大夜间演艺”,南京获评全国首批文旅消费示范城市。3.促进了文化惠民,文艺服务市民“一网情深”。

  建立服务下沉机制,零距离、全方位地做好文艺惠民服务工作,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密切了艺术家和群众的联系。全年开展41期文化惠民“微课堂”,在线学习人数达到十几万人次。通过基层文艺网格员开展基层群众文艺需求调查,建立“人民有所需、文联有所应、文艺家有所为”的“菜单服务”机制,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各类书画教学、音乐舞蹈教学等活动。很多市民通过文艺培训,既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修养,也成了社区里的“书法家”“大明星”。全市市、区、街文联全年共开展线名文艺网格员活跃在服务群众第一线、文化治理最前端,用脚步丈量责任,把担当写在基层,提升了城市文艺品质,提高了市民文艺素养,为浓郁世界“文学之都”文艺氛围、传承1800年金陵文脉、建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注入了文艺界最坚实的力量。南京市文联通过“线上网络+线下网格”的工作机制,既将文联的触角伸向“云端”,又牢牢扎根在城市基层,让文艺与城市深度融合、与市民生活深度融合,激发了文艺工作的新活力,生动体现了“文艺点亮城市、文艺赋能城市、文艺融入生活”的城市文艺发展繁荣新理念。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有几点体会:一是,必须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领航定向,推动中央精神和上级要求一贯到底、落地生根;二是,必须坚持文艺工作不断传承与创新,积极主动地迎接新时代发展的大潮,推进领导体制、运行机制、组织设置、工作方式创新发展;三是,必须坚持更广泛更紧密地团结凝聚文艺工作者,增强文联组织的性、先进性、群众性;四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一切优秀文艺工作者的艺术生命都源于人民,一切优秀文艺创作都为了人民。今后,我们将坚持以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指引,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在工作实践中,对“线上网络+线下网格”建设进一步加以研究、推进和总结,为推动南京文艺事业繁荣发展作出文联贡献。END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