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生活

南京发布全方位解读“最接地气”文艺群体

  作为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界“文学之都”,近年来,南京以文艺赋能城市发展,“文艺两新”发展迅猛,已成为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良性资源与有生力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社会资源与进步力量、文化市场主体壮大的重要资源与新生力量。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不断深化与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文艺两新”正成为文艺领域的最大“增量”,在文化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将发挥出独特的作用。

  5月31日,记者获悉,由南京市文联与南京市社科联打造推出的《南京“文艺两新”发展》正式发布,客观介绍南京“文艺两新”发展的总体状况,总结梳理南京推动“文艺两新”发展的主要做法,系统介绍南京“文艺两新”未来发展的目标与路径,为推动“文艺两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文艺两新”是指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前者主要是指以民营文化工作室、民营文化经纪机构、网络文艺社群等形式从事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和服务的组织;后者主要是指以网络作家、签约作家、自由撰稿人、独立制片人、独立演员歌手、自由美术工作者等为代表的从事自由职业的文艺工作者,以及新文艺组织中的从业人员。

  在南京这片文化热土上,伴随着文化艺术产业特别是数字艺术产业的迅猛发展,“文艺两新”作为一股正在崛起的新兴文化有生力量,发展迅速、规模庞大,在活跃文化市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社会主义文艺上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多样化文化内容的供给商,成为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新支撑。

  南京市文联党组、常务任家龙介绍,2021年底,为了进一步提升“文艺两新”组织引导能力、治理能力、吸纳能力、品牌影响力,推进“文艺两新”工作高质量开展,市文联与南京市社科联组成了联合课题组,紧贴实际、深入调研,精心打造推出了《南京“文艺两新”发展》。

  《南京“文艺两新”发展》显示,目前,南京有市区两级新文艺组织154037家,其中,市级新文艺组织74153家,区级新文艺组织79884家,新文艺群体约54万人。近年来,“文艺两新”迅猛发展,人数之多、种类之全、分布之广、流动之大,已经成为城市文艺创作生产传播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南京市社科联党组、主席曹劲松表示,“文艺两新”的发展壮大有其独特的时代语境,也会产生特有的社会效应,其生成土壤、现实境遇等都构成了丰富的社会科学研究场域。”

  《南京‘文艺两新’发展》是从当下文艺繁荣发展的现实语境出发,聚焦新生文艺群体,从城市发展、民生福祉等多重学理性角度开展的综合性研究,既为新时代中国文艺实践提供了鲜活案例,也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具体实践,更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文艺理论话语体系的构建。”

  “文艺两新”作为“最接地气”的文化市场主体之一,产出了一大批符合群众需求的文化产品。尤其是随着技术的进步,“文艺两新”与新技术、新媒体有机融合,从受众喜好和吸引消费的角度开展文艺实践,创新了文艺生产模式,有效推动了文化可持续发展。以动漫人才与组织为例,“80后”动漫人饺子制作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创下了票房奇迹。

  《南京“文艺两新”发展》显示,南京新文艺组织几乎已经涵盖了文艺领域的各个专业门类,既有文学、戏剧、影视动漫、音乐、舞蹈、美术、摄影、书法、曲艺杂技和民间文艺等传统文艺类型,也有网络文艺、文艺收藏和展览、文艺交流咨询和设计策划、文艺培训、文艺投资管理等新兴业态。

  以小剧场为例,截至2021年10月,南京共有小剧场107个。秦淮区联动省演艺集团,重点布局建设秦淮河畔小剧场群和太平南路演艺街区。玄武区的国民小剧场,自2017年创办至今已举办惠民演出140场,商业演出390场,累计观演观众超10万人次,演出活动曝光达1000万次。江宁区将小剧场作为全区文化惠民的重点工程打造,在全区推开公益性小剧场建设,首批共打造了 10 个公益性小剧场。小剧场作为“文艺两新”组织活动的重要场地之一、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场所,在创新文化空间、带动文商旅融合、打造文化新业态、提升群众文化获得感等方面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效统一,成为了城市令人向往的文化标识。

  南京新文艺群体深耕文艺创作、业内认可度高,新媒体应用能力强,已成为新时代文艺发展的生力军,是重要的文艺生产者,更是文艺新业态的创造者。南京市社科院文化发展研究所所长谭志云介绍,根据课题组问卷调查显示结果,南京新文艺群体中“超过四成的受访者从事文艺工作的年限超过10年,获区级、市级、省级、国家级和国际奖项的受访者占比分别为8.9%、13.9%、24.2%、19.5%和3.2%,其中获奖最高级别为省级及以上的受访者人数占比超过46.9%,充分显示出南京新文艺群体较高的文艺创作能力。

  南京“文艺两新”涌现了以隆晓辉、陈卫新、邹琦、葛志文、刷刷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新文艺人才,创作了一批立意稳、审美高的文艺精品,作品分别获“飞天奖”优秀电视剧奖、“华表奖”最佳影片奖、“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等荣誉。

  近年来,南京积极贯彻中央对“文艺两新”工作的相关要求,多措并举,有效提升了“文艺两新”的创造力与向心力。

  南京文化产业的迅猛发展为“文艺两新”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南京不断优化产业布局,夯实发展基础。全市共有文化企业3.28万家,共有1个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12个国家级、26个省级、15个市级文化产业园区,以及江苏网络文学谷、中国网络文化产业园等特色园区,培育了南京分布文化、逐浪网等文化企业,为优化“文艺两新”的空间集聚提供了支持。

  在思想引领、行业管理、品牌建设等方面,南京市文联不断加强“文艺两新”的组织机构建设、行业建设和品牌建设。2019年1月,南京市文联成立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2020年5月,南京市文联制定了《南京市文联组织网格化建设方案》,并在新文艺群体工作委员会中建立网格化组织结构(将委员会划分为文学、表演、造型、影视艺术组),鼓励新文艺群体中的优秀业界人士代表担任分组领头人。同年7月,南京市新文艺群体联合会成立。“见微知著——南京新文艺 24+ 城市微展”等活动品牌,“永不湮没的荣光”隐蔽战线红色特工系列寻访纪念活动等已成为南京“文艺两新”的品牌。

  为加大人才培养力度,2021年4月,南京市职称办与市文联联合发布了《南京市文化艺术新文艺群体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办法(试行)》。任家龙介绍,2021年,市文联联合市、区两级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民政部门,开展“文艺两新”调研,了解到职称评审是“文艺两新”职业发展关心的焦点问题,去年,南京启动了首批新文艺群体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走在全国前列,80名新文艺从业者获得了中级职称。同时,南京市委宣传部对“文艺两新”人才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南京市委宣传部一级调研员冯雯兰介绍,市委宣传部将“文艺两新”纳入全市文化人才工作整体布局,在评奖评优、创作扶持和举办重大文艺活动中将“文艺两新”人才同等对待。

  《南京“文艺两新”发展》从四个方面谋划了南京“文艺两新”未来的发展方略,包括在持续强化引领中增强“文艺两新”理论自觉;在提升行业治理能力中释放“文艺两新”有生力量;在创新文艺发展模式中激发“文艺两新”创作活力;在建立健全保障机制中增强“文艺两新”发展韧性。任家龙表示,市文联将以《南京“文艺两新”发展》为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指导“文艺两新”工作实践,加强“文艺两新”工作成效,把“文艺两新”纳入职业道德培训体系,用好首批职业道德教育基地,常态化开展“文艺两新”思想引领和教育培训,充分尊重新时代“文艺两新”创作生产规律,发挥“文艺两新”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激发“文艺两新”内生动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