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美食

逛!南京各款夜市你最pick哪一款?

  交汇点讯 色彩鲜艳的儿童玩具、“土味”十足的家用风扇、飘香四溢的路边小吃……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关于地摊夜市的记忆。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不再纳入文明城市考核内容后,多地为“地摊经济”松绑,烟火气息又重回城市。“走!逛地摊去!”“摆摊走起!”成了人们时下常说的话。这两天,记者探访了南京多处地摊集合地,有文艺范、美食街、传统型、ins风……快来看看你最pick哪种类型?

  6月3日晚上6点多,南京夜幕即将降临,远处的天空泛起霞光,近处的外摆摊位已亮起灯光。记者来到建邺区“喵喵街”,这里是南京新打造的网红打卡地,与人行道隔着一道绿化带。晚风渐起,居民陆续带着孩子出来散步,遇到“喵喵街”亮的外摆车,孩子们总是兴趣盎然地凑上前去瞧一瞧,大人会顺带问:“卖水吗?卖冰棍吗……”

  “我们想把‘喵喵街’打造成符合建邺区周边环境和商业业态的外摆经济圈。”建邺区双闸街道物业科科长刘金超告诉记者,今年5月1日“喵喵街”一期正式开街,二期预计在今年8月左右落成。届时,一期和二期加在一起会有十几家外摆摊位。“‘喵喵街’的外摆摊位以沙画和素描等艺术教学摊位、清吧以及有特色的饮料店为主。”刘金超说,具有文化艺术气息的摊点更符合周边环境,“喵喵街”是一次打造可持续性外摆摊位的尝试。

  “先干!干才会有机会!”上周三,经过1个多月的筹备,家住建邺区的郭先生在附近的“喵喵街”开了一间外摆小酒馆。受疫情影响,3月份郭先生工作的公司经营不善,恰好他看到街道新出的政策,于是他在4月底辞职再创业。“摊位车、车里的冰柜、烤箱、电源,连外面的价格牌……都是政府提供的。我开设这个摊位大概总共花了1万多元。”郭先生说,营业一个礼拜以来,总营业额有1000多元。为增加销量,他正在筹备冷链配送。

  记者在“喵喵街”一家外摆摊位旁边停留的一个小时以内,遇到了3位前来咨询“如何申请外摆”问题的附近居民。“在建邺区,我很少看到外摆摊位,有时晚上十点半之后能看到一家炒饭摊点,每次都排好长的队伍。我下班回来,偶尔也会买。”市民李轩宇说,很欢迎建邺区增加外摆摊位,但政府一定要把好食品安全和卫生关。

  “老兄,这个盆栽怎么卖?”在丹凤街,记者看到身穿淡蓝色的队员下班后在路边的地摊上买东西。这种现象并非近期才有,它已经持续17年之久了。“在这里摆摊最久的有十多年了,比我们这边好多来得都早,他们大多是附近的居民。丹凤街夜市开设的初衷是解决下岗员工、困难人群的就业问题,后来发现居民都很喜欢,就一直保留了下来。”南京市玄武区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新街口中队执法队员张川说。

  “老夜市”丹凤街更加符合“80后”“90后”孩提时代逛过的地摊模样。在这里,既能看到新出现的手机贴膜、服务,也能找到老式风扇、凉席褥子的身影。60多岁的老摆摊人和刚刚入行的“萌新”隔着一条小巷,面对面摆摊。“小伙子,你把衣架的杆子缩短一点,买东西的人不就可以走进去看看里面的衣服了吗?”老摆摊人就这样把经验传授给5月份新来摆摊的曹先生。

  丹凤街拐角处的卖花摊位上,有绣球花、栀子花和等各种盆栽,还顺带卖些小乌龟和红色锦鲤。“我就喜欢养花,在丹凤街卖了好多年花了。”花摊主人告诉记者,因为疫情,他连续三四个月没办法摆摊,如果正常的线月份恢复摆摊后,现在销量已和疫情前差不多,买的人挺多。“疫情期间实在太无聊了!于是我养起了盆栽。”一位买花阿姨说,之前她家里从来不养花,疫情过后,家里已经养了十几盆花,都是在外摆摊点上买的。这次来,她还买了一只小乌龟。

  刚刚坐飞机从家赶回来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应届毕业生孙菲阳,左手提着五份从南航后街买的小吃,右手拖着行李箱。其中,4份小吃是帮室友带的,剩下1份是她自己的。“好不容易回来一趟,现在不吃,进学校就好些天不能出来了。”孙菲阳笑哈哈地说,“南航后街的小吃都好吃,大一大二的时候,时间充裕,我跟室友几乎每天下午下课后都来吃,味道一绝!”

  疫情之前,在学校的孙菲阳常常来南航后街吃炸土豆,摊主凌荣兰一边炸着土豆,一边跟孙菲阳唠嗑。“这两天生意渐渐好起来,但还是抵不上以前。往常来买的人以学生为主。疫情之前,我这边两个锅一起炸都卖不过来,每天到四五点就开始有人排队,可以一直卖到夜里12点多才收摊。”凌荣兰说,现在一周卖的营业额还不及以前一天,后街的人流量只有疫情前的三分之一。“摆摊至少还有些收入,要是不摆,我这个年纪出去找工作也不好找,日子就更没法过。我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疫情赶快过去!”她说。

  晚上七点半左右,记者看到南航后街的人流逐渐变多,多是附近居民带着孩子来吃。不少人都是边吃边走,继续寻找其他小吃。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