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城市魅力  旅游

盛夏在南京做一回“山底洞人”

  热搜,今年成为名副其实的“热”搜,媒体上的好多话题,都与高温天气相关。南京人的朋友圈里,“桑拿天”“烧烤模式”又成热词,有首顺口溜也一度热传:大暑小暑,上蒸下煮。南京火炉,啥都烤熟。

  想想古人,尤其是古都南京人,当年没有空调,没有风扇,他们究竟是怎么熬过来的?其实,不用倒带那么久远,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我在南京读书,那时的学生宿舍,什么防暑降温电器都没有,全靠“心静自然凉”。天干物燥,心何能静。我们只好不断去盥洗间,用一盆冷水,从头浇到尾。即便如此,早上一觉醒来,草席上依然有一幅完整的水印……那时的人们,多么耐热啊。

  相比之下,生活在偏僻的乡村,倒是一种幸运。不只因为城里钢筋混凝土密集,热浪交织。酷暑烈日下的乡村,绿叶发蔫,人会好受吗?但是,在农村广阔的天地,可以选择自然的避暑纳凉的地方很多:一棵大树下,几家孩子围坐在阴影里嘁嘁喳喳。一条小河里,十多个熊孩子“下饺子”,他们凫水、扎猛子,主要是打水仗。一位60后同乡老友说,他们的夏天,白天基本在河里,夜晚基本在门上。门上?不是乡下人,一定听不明白。晚上乘凉,有点条件的农家,弄一条旧草席(凉席更高档,躺椅最稀罕),铺在晒场、路边,人不分男女老幼,都挤到上面。没有条件的,创造条件也要乘凉:把自家的大门卸下来,搁在两条长板凳上,几分钟工夫,打造一张简易木板床。

  调皮的男孩子,不会甘心原地躺平,他们每晚要搜索周边凉快的风口。现在说,站在风口,猪也会起飞。我们过去抢占风口,没什么追求,就是哪儿凉快哪儿待着。村里有条红花河,红花河上有座小桥。白天,这里是我们的跳水平台,晚上这里是乘凉的最佳“风口”。桥面很窄,仅能勉强容许二人擦肩而过。不管有没有人过桥,我们先躺下为赢。后来,那些过桥的行人,不得不踮起脚尖,像跳田字格一般,从一堆大人小孩身上跨过。

  一般睡到下半夜,乡邻们开始无序撤回,踉踉跄跄地步入各自热烘烘的低矮民房。妈妈永远有一把“人工智能”的蒲扇,一旦发现哪个子女热醒了或是被蚊子叮了,她就立即开启摇扇模式。现在想想,燥热的夏天里,妈妈才是带给我们惬意、睡意的最大“风口”。不过,我们当时并不知足,总是希望那个蒲扇的风力大些再大些,摇扇的时间长些再长些,全然不顾劳累一天的母亲,第二天还要用那双手去烧饭、锄草、挖地、搬运……

  父亲自顾不暇,基本上不分管夜间防暑防蚊工作。不过,他脑子灵活,常常将我架在自行车大杠上,每天傍晚到生产队的空旷晒场上不停地“兜风”,骑行越快,风也越大。人造“风车”的隐形福利是有效避免蚊虫的叮咬,蚊虫很难追赶一个运动着的,当然无从下口。不过,待我渐渐长大,已不屑参与此类小儿科游戏,欣欣然加盟席上、门上、桥上的“乘凉小组”,那是乡村孩子最早的“仰望星空”时刻。可惜,脑子空空,心中无梦。

  后来才知道,城里的孩子,乘凉更有高度,他们可以爬上住宅楼的楼顶,在那上面架床、铺席,数星星,认星座……斗转星移,风扇普及,空调落地,人们现在的乘凉方式,早已不再有多少“城乡差别”:宅家、风扇、空调。

  不过,生活在今天的南京城,人们避暑纳凉又多一个去处,而且是真正的回归自然,可以说是别有“洞”天,不是当年求学时那个“热火朝天”“叫苦连天”。在南京,每年至少有七处人防工程,作为临时纳凉点,免费对市民开放。室外温度三十度,防空洞内只有二十四五度。纳凉点,不只提供“凉意”,还可以在里面看书、写作业、刷手机、看电视、打掼蛋、打瞌睡……

  我有些将信将疑,商场、超市到处可以“蹭凉”,谁会“钻山入洞”?离单位最近的一站是鸡鸣寺,每到酷暑季节,这里更似“蝉鸣寺”。樱花大道上,蝉声震耳。“蝉鸣寺”北边,正是北极岩人防工程纳凉点。晌午时分,我扫码、测温、登记,进入“洞房”,“两重天”的感觉扑面而来。入口处的孙师傅说,每天都有四五百人光临,外地的游客、附近的居民、露天作业的工人、骑手,什么样的人都有。一些年轻人是因为好奇而来,一探究竟。一些大学生干脆把它当成免费的游览景点,进来便是一顿猛拍、一组互拍,然后驻足、低头、食指大动……应该是在更新他的朋友圈了。

  替他想到一个好玩的标题:盛夏在南京,做一回“山底洞人”!开放的几处人防工程,大多是在山体中暗挖的坑道,主体地面与出入口基本水平。据说,南京市人防办已经连续 11 年免费对外开放,掐指一算,那该诞生了多少“山底洞人”?细看报道,50多万人次——哈哈,“山底洞”,清凉世界,暗流涌动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