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魅力  旅游

正 宗 天 津 麻 花 の 邪 典 物 语

如果为天津选一样辨识度最高的特产,只能是——

大 麻 花

谁没被花花绿绿、异彩纷呈的巨型麻花震撼过呢?

虽然有人夸,有人骂,但能做出如此工艺繁复、独一无二的五彩大面棍艺术,天津人心里还是有一点点自豪的。

直到,天津饱妹在公众号刷到,全国各地高速公路上,打着“天津大麻花”招牌的玻璃柜皮卡——

嘛玩意儿?天津麻花都有冒牌的啦?

据说还一刀大几十,还贼难吃?不行,这太败坏天津大麻花的声誉了。

小编决定,让大家见识见识真正的天津麻花,以魔法打败魔法。

如果没有近日的报道,不知还有多少人,对这种玻璃柜“天津麻花”抱有幻想。

还有一部分人,已经把幻想付诸实践,结果在一刀好几十的单价面前,流下悔恨的泪水。

没见过的以讹传讹,见过的大呼上当,不合常理的商业逻辑,让大家对它的真相充满猜测。

有人想起了老北平荷叶糕小贩拐卖儿童的传说,推断出一个想象中的大型犯罪组织。

也有人根据他们四方游荡、车窗涂黑、从不住店的诡秘行踪,脑补出黑暗中一双窥探国家安全的眼睛。

但当你停下脚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这些小货车却都统一挂着“皖”字牌照。

没错,这些掌握着全国天津大麻花物流命脉的话事人,其实都来自安徽。

准确点说,他们都是来自安徽省阜阳市颍上县黄坝乡。

曾经的黄坝乡,因为地理位置不佳,自然灾害频繁,老百姓生活贫困。

为了给农民兄弟姐妹一个就业机会,当地便成立了黄坝乡油炸食品协会,家家户户推起小车卖油炸大麻花。

在品牌推广上,黄坝乡的麻花经理人们遇到了难题。由于在大众认知里,麻花一番只属于天津,为了蹭个热度,黄坝人在货车上挂起“天津大麻花”的招牌,隐瞒自己的出身,开始了一场全国巡回油炸之旅。

但在这条麻花铺就的巡回“花路”上,并不包括一站叫天津的地方。

毕竟来天津卖麻花,借用天津人郭德纲的话说,等于从平顶山挖煤卖到大同,属于标准的于谦父亲行为。

就算真来了,在天津人应付踢馆的“盘道”中,也很难走上三回合。

在天津人眼里,这种除了面和糖,嘛都没有的巨型麻花,就是个傻大个。

“八百斤的寿桃——大号的废物点心”,而天津麻花,绝不可能是废物点心。

天津点心的颜值,永远是中国食品界最奇特的存在。

跟别处的点心比比?苏式糕点,起酥玉屑如雪,花糕异彩如春,一年二十四节气,清新永不重样。

岭南茶楼,马拉糕伦教糕叉烧包,看起来平平无奇,纯正的甘甜却让人安心。

至于北京点心,崇尚游牧的热量与平民的素朴,别说驴打滚、豌豆黄这种貌不惊人的,连南来的稻香村,也被气氛感染得灰头土脸。

天津点心,跟它们都不一样,始终坚持着自己哏儿透了的审美:

大红大绿,花枝招展,从不吝惜青红丝、芝麻、糖浆、京糕条和食用色素,怎么看怎么喜庆,怎么乐呵。

然而繁复鲜艳,并不是金玉其外,内馅儿永远胸藏锦绣,枣泥豆沙五仁百果,十八般样样拿得出手。

这么说吧,在天津,点心都好像会说相声。

天津麻花就是这样——你吃过夹馅儿的麻花吗?

这是它跟外地冒牌麻花最大的不同,不光外皮儿光鲜,里头也一定有东西。

然而,连麻花也夹馅,乍一听,多少有点骇人听闻:谁出的主意?

很多人认为,这来自以“十八街大麻花”闻名的天津老字号桂发祥

那是1927年北洋末世,街头巷议的,是军阀褚玉璞兵占津门,主政直隶。然而在河西东楼村十八街,一个“生不逢时”的小点心铺开了。

铺子老板,也就是日后桂发祥的创始人,有一个美食家的名字——刘老八

传说,刘老八卖着点心麻花,不知怎么地,跟一个外号“麻连长”的军官混熟了。也不知这位是姓麻,是一脸麻子坑,还是爱吃麻花,反正就叫这名儿。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麻连长是个八辈子改不了的吃货。

那天,麻连长来找刘老八下饭馆,结果刘老八没在铺子里,出去办事半天没回来。麻连长等半天饿了,顺手在铺子里买了几块点心。

赶巧不巧,麻连长拿块点心一咬,馅儿没熟,刚想骂,一看旁边炸麻花的油锅,现成的,干脆回回锅得了。

他把点心往热油锅里一搁,边上人心里说,这人大概齐是块耳朵眼炸糕,成了精了——想乐不敢乐,褚玉璞的兵,那都是穿官衣儿的山东响马,闹着玩儿呐!

正巧刘老八回来了,看麻连长啃着油炸酥皮点心,受到启发,决定往麻花里填馅儿。

怎么填呢?把馅儿擀成酥条,跟麻花一块儿拧成股,一起炸。

酥条就是热油冲面加糖,芝麻、桃仁、姜片、瓜子仁、青梅、桂花、青红丝和香精水调和,一根麻花,要配制这么三根酥条。

加上六根蘸好芝麻的白面条,三根酥条六根麻条,多股搓到一起,拧成麻花形再炸。

夹心酥馅大麻花经过香油的快火猛炸,出锅后枣红色如同祥云中国结一样,透着一股吉祥富贵,点缀在上面的层层什锦果料,也把朴素的麻花装点出了高级味儿。

掰下一段入口一尝,酥脆的麻花和清甜的果料混合其间,营造出了浓郁的油润香甜,什锦夹心略带的丝丝咸香,既起到了解腻的功效,又让麻花的整体回味变得更丰富。

这就比啥都没有的玻璃柜麻花,讲究多了——除了个头大,它们什么也没学来。

然而就这,也是学了个后来的皮毛。

最早的天津麻花,其实不是这么大的。

我们今天常见的天津麻花,大致分为三种:

一种是路边摊卖的,一拃来长,捻起一根拿后槽牙一咬,酥松香脆,嘴里一嚼嘎吱嘎吱倍儿香。

一种是大号的,又粗又长,有如成年男子前臂,掰下一块,嘴里一嚼嘎吱嘎吱倍儿香。

还有一种像散装糖果,撕开小包装纸,一口正好,嘴里一嚼嘎吱嘎吱倍儿香。

第一种出现最早,也最日常;第二种超大号礼品麻花,是后来衍生的变异物种;第三种更多出现在旅游景点,供游客采购。

本地人吃得最少的,自然是那种最大个的:又花哨又贵,当零嘴吃不了还浪费。

那为什么天津麻花变这么大了?

1971年,桂发祥大麻花参加了一次广州出口商品交易会——

在那个闭塞的年代,“广交会”是个万众仰慕的词汇。对国家来说,它是对外展示经济成果,出口创汇的重要渠道,在老百姓眼里,那里充满了见都没见过的新奇玩意儿。

会上,桂发祥摆出了一根重达三斤的“桂发祥”大麻花。寻常大麻花不过两斤,这一根是前所未有的巨无霸了。

当60多个国家的来宾赞不绝口,他们意识到,麻花可以成为艺术品。

从此,桂发祥开辟了造型为主的艺术类麻花,将原本手指大小的尺寸,增加到了一尺来长,天津匠人的手艺得以放大展现,吸引了更多的中外食客关注。

1999年,吉尼斯热潮席卷华夏,桂发祥直接亮出一根长1.5564米,重24.98公斤的大麻花,拿下了吉尼斯奖杯,也顺势抢占了一波热度。

如今这根让桂发祥享誉海内外的大麻花,还被当作镇店之宝供奉在大沽南路总店内。

作为津门第一伴手礼,天津人一生的重要时刻都有大麻花的见证。

上了大学,每次假期后返校时,给舍友们带的最好零食就是大麻花。躺在寝室的上铺,一根麻花陪伴的卧谈会,天南海北聊得满室生香。

男女朋友谈成了,去岳父母家会见亲友,除了烟酒果品再配上两盒鲜艳喜庆的什锦大麻花。长辈儿虽然嘴上说着“别乱花钱”,可心里却早就乐开了花,默默给未来姑爷+10分。

坐在去外地探亲戚的火车上,哪怕是挤得两脚离地,手里的麻花盒子也绝不能放手。沉甸甸的麻花一亮相,再远的距离也能被这股酥香拉近。

春节长假在家养膘,一壶茉莉浓茶端上桌,全家分食一根披红戴绿的大麻花。茶香陪着独有的桂花酥香,家人间的那股热乎气,也像麻花凝聚在一起。

在天津的各个机场火车站,只要看到人人手里拎的那抹红,你就知道这种忘不掉的津味儿,不论走到哪儿都不会散。

唯一对此害怕的是歹徒和流氓,天津大麻花的粗重,为他们的夜间作业增添了无穷的危险性。

狭路相逢,只要“啪”地一声亮出天津麻花的包装袋,对方就知道今天道走窄了——麻花和脑袋,今儿必cei一个,你看着办吧。

然而子曾经曰过,兵者不祥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所以哏都老百姓平日里,还是跟小麻花更亲近些。

▲比如著名天津籍人中龙凤郭得友

小时候,一到过节就盼着父母单位发福利。装在礼盒里各色花花绿绿的小麻花,让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是什么口味。带着兴奋和好奇,一天一个让小孩儿过足了磨牙瘾。

毕业工作,在办公室摸鱼摸到肚皮打鼓,半根艮脆的小麻花既解了馋又打发时间。

只要咬得动,一个天津人很难与小麻花分离。

然而,他们也不会像北京人对南锣鼓巷,成都人对宽窄巷子一样,对“外地人才吃”的礼品大麻花,表现出太多嫌恶。

全国肥胖率第一、自杀率最低的城市,谁没事儿操这个心。

生活中还有那么多美好,干嘛不去拥抱。

当狗不理颜面扫地,耳朵眼炸糕开了大酒楼,老字号纷纷变了模样,天津人无所谓——

反正还有麻花,亲民平价,不忘初心,哪怕大个的,也比玻璃柜里的冒牌货值得买。

一群连麻花都夹馅的乐天派,他们的快乐宛如三层夹心的面茶、十色菜码的捞面、千层起酥的点心、满锅喷香的贴饽饽熬小鱼,一口一口,永远吃不到尽头。小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浅浅视频app下载污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