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魅力  旅游

红色百宝 奋斗百年 | “小学生手抄本”中的百年大党“学习基因”

南京2月20日电 题:“小学生手抄本”中的百年大党“学习基因”

记者 张展鹏、刘宇轩

字体端正隽秀,内容包罗万象,每个章节仔细标注……在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邓中夏小学时代的手抄课本常引得参观者驻足称赞。

邓中夏出生于1894年,1920年10月参加共产党早期组织,后参与创办上海大学、组织领导省港大罢工。是中国工人运动的著名领导人,也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就义时年仅39岁。

相比昂首走向刑场、视死如归的经历,大多数人对邓中夏的“学霸”往事并不熟悉。他以小学第一名的成绩毕业,进入中学后每门功课都位列全校前三,得到“减免学费”的待遇,直至考入北京大学,结识了当时的北大经济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李大钊。即便是在那个信息传播不便的年代,少年邓中夏的手抄本竟然涵盖当时中国疆域、水道、形势、海防等各类知识,殊为难得。

“烈士,不仅有慨然赴死的感人时刻,还有许多值得后人学习的品质,比如热爱读书。”南京市雨花台烈士纪念馆馆长赵永艳说。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提升理论修养,强调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骨子里的“学习基因”,让百年大党与时俱进、愈显年轻。

少年邓中夏的手抄课本无疑是这种精神的生动写照。

翻阅发黄的课本,一笔一划、用心至极。这位湖南的农村娃甚至早早放眼全球,记述了许多国家的地理和气候信息,比如写下“柏林地纬与黑龙江同度,三月尚冰雪。”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邓中夏读书不局限于传统的四书五经,而是涉猎广泛、胸怀世界。

在课本中,邓中夏标注各个章节,并分类归纳各部分内容,对其中出现的错别字也一一在空白处修改。如此严谨的习惯,无疑为他在革命时期创办《劳动者》周刊、创建工人夜校打下坚实基础。

学贵有恒。邓中夏在长期的艰苦斗争环境当中坚持学习,甚至于他留给身陷狱中妻子最后的书信还在叮嘱要好好学习英语——

“每天应常学习不可偷懒……我打算还替你选购一批书籍寄来,你要知道:牢狱是极好的研究室呀!每天读书又可以消去寂寞烦恼!”

乐观主义精神和如饥似渴的学习态度跃然纸上。

在南京雨花英烈研究会理事胡卓然看来,邓中夏是“终身学习”的模范。刻苦的学习精神、对优异成绩的追求、严谨的学习态度,成就了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学者。

如今,为向革命先驱致敬,南京市雨花台区实验小学设立“邓中夏中队”。孩子们来到纪念馆时,都会被馆藏的手抄课本深深打动。

头脑清醒,方能政治坚定。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改革发展使命,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学习,就难以在战胜风险和挑战中持续前进。

“通过手抄课本能够看出,无论什么时代,持之以恒学习不可或缺,这正是革命历史文物留给我们的启示。”赵永艳说。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穿越之剩女也疯狂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