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文化

南京城市的文化特点南京的名人典故2023年7月21日

  研習營的第一站是中山陵

南京城市的文化特点南京的名人典故2023年7月21日

  研習營的第一站是中山陵。中山陵位於紫金山南麓鍾山風景區內,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民主反动先行者孫中山师长教师的陵墓,依山而築南都城市的文明特性,前臨平地,後擁青嶂,氣勢磅薄,平面呈“自在鐘”形。“鐘”含有警示之意,象徵了孫中山师长教师對反动的貢獻。兩岸青年穿過博愛坊、“全国為公”陵門、碑亭,沿339級石階向上攀爬來到祭堂,敬仰孫中山师长教师坐像,並配合參觀了反应孫中山反动事跡的浮雕。

  研習營的最後一站是位於長江路292號的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也是國民当局總統府舊址。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迄今已有600年曆史,保留諸多残缺的近代中西建築遺存,是主要的南京文明符號之一。研習營成員在導遊的細緻講解中,理解館內一系列建築的的歷史沿革,建築佈局和文明內涵。在整個參觀過程中,兩岸大學生分別參觀了清兩江總督署史料展,理解兩江總督及其治下的江南地區在清王朝的职位與感化;參觀洪秀全與天朝宮殿歷史文物陳列展,理解天平天國的歷史;來到國民当局總統府辦公樓,觀看了總統府南京的名流典故、國務會議廳等的文物史料陳列南京的名流典故,並深化理解了與這些地點相關的歷史故事。

  這一天,兩岸青年都感遭到了心靈在歷史交匯中的碰撞。臺灣營員李漢薇同學稱,此次參觀使她愈加貼近南京的歷史文明,很喜歡南京這樣的繁華古城。

  拜謁完中山师长教师墓,研習營一行人來到孫中山紀念館。孫中山紀念館又稱藏經樓,是專為珍藏孫中山师长教师的物品而建。在紀念館內,兩岸青年配合聆聽事情人員的講解,同學們重溫了孫中山“全国為公”的偉大情懷。臺灣學生周品瑜在參觀後深有感觸地説:“從前只是在課本上晓得國父的大概事跡,卻是明天赋晓得他反动了十三次之多。許多教科書上的內容,直到明天我才覺得是這麼生動和真實。”

  午間休整後,研習營成員們來到了南京博物院。南京博物院是第一座由國家興建的大型綜合博物館,包罗歷史館南都城市的文明特性、特展館南京的名流典故、數字館、藝術館、非遺館、民國館。每個展館風格迥異、特征鮮明,無不展现出歷史、文明、科技的發展和繁榮。深受歡迎的民國館還還原了舊時戲院的場景,結合非物質文明遺産表演,將傳統戲劇通過實景體驗的方法展現在各人的眼前。在參觀過程中,營員們認真聆聽館內講解,興致勃勃地交换著本人的所見所聞。

  南京這座都会陈腐與重生共處,歷史與未來相融,如汩汩流淌的秦淮之水,在沉澱的同時也堅定地向前流動。作為當代青年,我們也將銘記歷史,不斷前行。

  7月9日,研習營前去南京的出名景點中山陵南都城市的文明特性、南京博物院、中國近代史遺址博物館,通過這樣一次文明與歷史之旅,來探尋兩岸青年更深層的相互認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