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文化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南京十大文化地标

  习总在中央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南京十大文化地标

  习总在中央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当阳市淯溪镇及周边地区存在着丰富的文化资源,是襄西文化及沮漳流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当地文化资源进行调研,有利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承并发展优秀传统文化。

  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软实力,而优秀的民俗文化更是其中璀璨的珍珠。习总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的讲话上指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南京十大文化地标,是当代中国文艺的根基,也是文艺创新的宝藏。[1]自党的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始终坚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的指导理念。

  当阳市淯溪镇位于湖北省西部、漳河之畔,因有清水溪流在此入河而得此名字,蕴藏着丰富的优秀民俗文化资源,那里不仅有着清澈见底的大型水库——漳河水库,有着著名的沮漳流域文化,附近还有着著名的红色文化景点——襄西烈士纪念碑,同时还有着以关陵庙、玉泉寺为代表的三国文化和佛教文化,是湖北三国文化和沮漳流域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曾在2019年1月入选了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名单。

  三下乡实践活动是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深入基层、了解国情,将理论知识和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实践形式。在我们看来,这次调研,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是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理论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同时,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相互合作、沟通、配合,共同完成这次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培养团队精神,锻练协作能力的重要机会。

  2021年5月31日,习总在主持十九届中央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讲好中国故事,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要任务。讲好中国故事,重要的就是讲好中国独特的故事,优秀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必不可少的。我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应该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主动承担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

  淯溪镇电影博物馆位于淯溪镇中部,是由七旬老人贺宗耀独自开办的,里面容纳了76台电影放映设备、250部各种规格的电影胶片拷贝、近千件电影放映机配件,还有3000多册从1978年以来的电影杂志以及录像机、收录机、点唱机。[2]

  当我们到达电影博物馆时,那里门可罗雀,只见一栋古色生香的建筑孤独的矗立在那里,门口的牌匾上写着:“贺宗耀老电影收藏展”。等到我们进去后,贺宗耀老人开始向我们介绍起了老电影的发展史和他作为电影放映员的历程,顺着他的话语,我们了解到了中国电影的发展,在参观中我们看到了以前的老式胶卷、碟片,看到了各式各样或进口或国产的放映机,从老式胶卷到如今的信息化数字电影,从无声、黑白影片到有声,彩色,再到如今的环绕立体声、全息电影,从复杂繁琐、需要专人播放的电影放映机,再到如今小巧便携、个人就可播放的电影投影仪,我不仅看到了中国电影的发展进步,也看到了整个国家、民族的发展,这不仅仅是中国电影的发展史,更是中华民族百年奋斗的发展史。

  淯溪民俗博物馆坐落在淯溪镇的西部,淯溪河水从门口经过,最终汇入漳河。博物馆由民俗体验、人文淯溪、生产习俗、漳河古韵、工商百业、人生礼仪等展厅所组成,以各个时期沮漳流域的生活生产用品作为藏品南京历史文化街区,通过实物、图片、文字等形式,展示了沮漳流域的深厚的历史文明、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

  在馆长的带领下,我们依次参观了各个展厅。在民俗体验厅,我们体验了沮漳流域特有的民俗生活,体会到了传统民俗文化所带来的独特魅力;在人文淯溪厅,我们看到了各个时代为当地发展做出杰出贡献的人物,从他们身上,我们感受到了那种为家乡奉献的乡土情怀,坚定了我们的爱国信念;在生产习俗厅,我们看到了各个时期沮漳流域的生产工具和方式,在此,我们彷佛亲眼见证了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再到如今机械化生产的时代发展,坚定了我们内心的文化自信;在漳河古韵厅,我们见证了从古至今漳河风貌的变迁,看到了随着时代发展,人民群众生活的不断变化;在工商百业厅,从起初的小农个体经济,到后来的集体经济,我们见证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变化;最后,在人生礼仪厅,我们了解了当地独特的风俗,例如婚葬风俗、家庭风俗等。在我们看来,淯溪镇民俗博物馆不仅仅是当地的民俗文化的体现,它只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是整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体现。

  漳河是在漳河上所修建的以拦断漳河东支的水库群,是湖北省所辖最大水库、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也是中国知名人工水库之一。初到漳河是,不同于以往我们所见的其他水,映入眼帘的就是蓝,那种纯粹的蓝,令人感到舒心。我们沿着水库河岸不断前行,用足迹去亲身感受水库的宏伟,望着那清澈见底的水,我们想到了如今日益恶化的环境,深刻理解了党的十九大所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人生活生产的必要前提,没有绿水青山哪来的金山银山,我们作为新时代新青年,更要坚持低碳生活理念,为国家的环保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襄西烈士纪念碑位于当阳城区西北部的关公文化园中。“襄西”一词,本身就是在年代所形成的特有的地理概念,它指的是湖北省汉水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在国民时期,为响应北伐号召,爆发了当阳城关起义;在工农时期,爆发了震惊鄂西的瓦仓起义;在抗日战争时期,襄西人民先后开辟了各个根据地;在解放战争时期,襄西人民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襄西全境。总的来说,在整个新主义时期,成千上万的襄西儿女为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我们怀着庄严的心情来到了此地,一进入园内,映入眼帘的就是高耸的襄西烈士纪念碑。在纪念碑前,有着中国党入党誓词和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所作的“在襄西献身的烈士永垂不朽”的题词。在碑座的两侧,有着再现战争场面的浮雕。

  在襄西烈士纪念碑前,我们怀着庄重、严肃的心情缅怀先烈,向在襄西这块土地上为民族解放运动所献身的先烈表达了我们崇高的敬意,在经过这简短但严肃的纪念仪式后,我们步入了位于碑后的纪念馆。纪念馆的一楼是陈放着所有牺牲在襄西的区、营级烈士英名录的烈士祠。在烈士祠两侧,是存放了各种展牌和展品的陈列馆,通过那些展牌和展品,我们彷佛亲眼见证了那段襄西人民斗争的光辉历程,感悟到了烈士的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的精神。

  当阳关陵庙,位于当阳城区西北处,是中国三大关庙之一,史载是埋葬关羽无首之身的地方,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

  陵园整体不大,园中遍布绿植,建筑之间宫墙相连,园中许多古老的碑文都已经难以辨认,但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各个朝代人们对于关羽的敬重之情。在墓冢前,没有奢华宏伟的建筑,只有一座小亭立于石碑之下,正殿旁矗立的赤兔马和青龙偃月刀象征了他作为“武圣”的身份。在此,我们感受到了关公身上“勇”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战场上的勇猛,它还能是不畏强权挺身而出的勇气,还是为国家民族的英勇,在如今这个时代,我们正需要这种“勇”的精神。

  玉泉寺位于当阳城区西南处的玉泉寺东麓,是佛教圣地天台宗祖庭之一,被誉为“三楚名山”,于198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同时,这里也有着悠久的关公文化。有着伽蓝菩萨道场,这也是著名的关公信仰的发源地。在参观中,我们看到了三国关公文化和佛教文化的生动结合,二者其中所蕴含的“忠义信”的精神,那种爱国为忠,友善为义,诚实为信的中华传统精神,让我们深受启发。

  淯溪镇当地及周边有着丰富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价值,例如当地民俗文化、特色电影文化、三国文化等南京历史文化街区南京历史文化街区,但是经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 宣传上存在不足,通过我们在调研在互联网上进行的搜索,有关淯溪当地特色的文化宣传的文章数量少,其中大部分文章的发表时间较早,在旅游信息上存在差异。主流媒体和地方媒体没有足够的宣传平台,大部分的宣传文章都集中在当地和小众网站论坛,对于主流平台的覆盖不足。

  2、 部分景点的地理位置过于偏僻,几乎都是在城区偏远出,而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游客入园后仍需要步行很久,且部分景点内的面积小,很难接待大批游客。

  对此,我们认为应该充分挖掘淯溪当地及周边特色文化资源,重视对于各景点的完善,同时应该加大宣传,重视景点知名度,弘扬具有当地特色的沮漳文化和襄西精神。重视当地红色文化的宣传,依托当地特色文化,与红色文化相结合,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红旅品牌,形成当地特色的“民俗文化+红色文化”的文化旅游体系,这样一方面能增加客流量,带动周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能帮助当地文化打破壁垒,实现“走出去”的发展,推动当地文化产物转型升级,在后疫情时代助力经济发展

  在本次调研中南京十大文化地标,我们深入淯溪镇及周边地区,通过实地考察和线上学习等方法,对于淯溪镇传统民俗文化开展调研,收获颇多。

  我们在实践中了解了当地特色民俗文化,包括生产生活、风俗习惯等方面,提高了我们的思想道德修养,文化自信,为走好中国路,讲好中国故事注入了强大的内生动力。我们明白了,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之魂,要想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就要传承好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只有通过实践,把优秀传统文化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寻找,传承,发展它。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创作更多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反映中国人审美追求、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又符合世界进步潮流的优秀作品南京历史文化街区,让中华文化绽放时代风采。

  我们在实践中了解了当地红色文化,通过对此的调研,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磅礴的爱国之情,看见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顽强不屈的意志,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认同感和家国情怀,在红色文化中学习到了英雄们前赴后继、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学习到了他们始终爱党爱国爱人民、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学习到了他们面对困难险阻的乐观主义和豪情。培养了我们中国青年的担当精神,那种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面对如今疫情防控的情况,我们中国青年更应该响应党的号召,挺身而出,挺起中国的脊梁,担起时代的使命,展现出新时代中国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在本次实践中,我们团队紧紧围绕“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这一主题,依托实地调研、线上学习等方法,开展调研活动,详细的了解了淯溪当地及周边特色民俗、红色、三国、佛教等文化,发现了当地文化发展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我们的感受分析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并表达了调研后的感悟及思考。[endnoteRef:0] [0: 参考文献张端 习总在文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讲话摘录 文艺生活(艺术中国) , 2022 , 第1期贺宗耀 用光影记录光阴 三峡晚报 , 2020.11.27]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