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文化地标南京地铁有限公司
【前言】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看到了一本杂志《今古传奇》(2017年9月,总418期)《二战三大惨案之首大揭秘》写下这段文字,为了缅怀那场惨绝人寰事件中的遇难者、抗争者,感谢所有为苦难的平民提供帮助的庇护者,以及那些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历史的幸存者。也为了提醒国人不要忘记历史。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看到了一本杂志《今古传奇》,以前上初中的时候经常看,上边总是刊载着一些稀奇古怪的民间传说、奇闻异事,所以就一直认为这是一个娱乐性刊物。但是,在看了《今古传奇》(2017年9月,总418期)《二战三大惨案之首大揭秘》之后,我改变了对这本杂志的看法。
书中,用了八个章节来讲述这个历史事件:(壹)1937,生死之城;(贰)遇难者:每12秒消失一人;(叁)抗争者:屈辱与光荣;(肆)施暴者:凶手与“兽类军团”的下场;(伍)庇护者:20多个赤手空拳的人对50000个魔鬼;(陆)幸存者:“活证”正在消失;(柒)记录者:镌刻“全人类的伤痛”;(捌)世界眼中的南京地铁有限公司。
读完这本书,我知道了很多自己以前所不知道的或者不全面的历史事实。当然,知道明白这些历史事实的唯一作用就是让我们知道该如何面对今天,应对明天,而不是增加仇恨。同时,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今古传奇》“传奇而不离奇,通俗而不庸俗,普及而不低级,有趣而且有益”的办刊格调,一直居于全国大型文学期刊之首,始终坚守“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大众意识、时代精神”的办刊宗旨。
看完这本书,我还看了影片《金陵十三钗》《拉贝日记》《栖霞寺1937》这几部关于这一历史事件南京地铁有限公司,在此之前我还看过《捌佰》《南京南京》,这些以后专门再说。
《金陵十三钗》中,李教官、孟父、豆蔻、神父(来自美国的殡葬师约翰·米勒)、陈乔治以及那些最初让人看起来有些厌烦的秦淮河女人,他们都是英雄,是这个民族,这个世界的脊梁,他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那些可怜的女孩子树起了一道人墙,让她们得以存活于世并且成为这场人间罪恶的见证。
日军攻陷南京时期,来自于美国的传教士魏特琳①写下大量日记,真实记述了日军的种种暴行,成为研究的珍贵资料。华裔女作家张纯如②在研读了《魏特琳日记》以后,有感于这一资料的珍贵,决定把记录下来,让世界记住这一事件。张纯如将日记中的史料引用在自己的作品中(1997年张纯如出版了《》)。《魏特琳日记》中记载了这件发生于金陵女院的历史事实。2005年,与张纯如有过几面之缘的女作家严歌苓,以此为灵感,创作了中篇小说《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让我想起了法国小说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羊脂球》。用网上流行的一句话来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负重前行。这世间本没有崇高,只是在重大选择面前,那些懂得取舍的人,用自己言行甚至是生命为人世间留下一道道亮丽的风景,让人们永远难以忘怀。他们原本也很普通,只是经此之后南京地铁有限公司,就变得崇高了。
《拉贝日记》:影片取材自拉贝③撰写的战时日记,通过这个“中国版辛德勒”的传奇故事,再现了南京那段惊心动魄的惨烈记忆南京地铁有限公司。影片从亲历者角度记录了“”始末,是证实“南京”事件信息最为完整详实的史料。曾对纳粹主义深信不疑的拉贝,在战争的残酷现实中挺身而出,在“”期间一手组建起“国际安全区”,挽救了20万中国百姓的生命。
我很喜欢这部影片中拉贝的扮演者,很符合我对于拉贝形象的认知。他最初不相信日本会攻打南京,后来有感于事实的残酷,不惜和新来接任的同事闹翻,放弃自己难能可贵的回国机会也要建立平民安全区,尽自己最大可能救护难民。罗伯特④医生最初对于这个德国纳粹持怀疑态度,但最后却有感于拉贝为此付出的努力,和其他外国人(一共22人)一起建立区委员会,他们赤手空拳,为那些受战争的人们带来生存的希望。
《栖霞寺1937》:南京栖霞寺是中国四大名刹。期间,当家和尚寂然法师⑤在大本、志开二位法师的协助下,于寺中开设佛教难民收容所,并凭借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来对付惨无人道的日军。2003年,栖霞寺挖出了三块石碑,其中有一块就是寂然法师所树立的“栖霞寺难民所”。
《栖霞寺1937》被称作中国南京版《辛德勒的名单》南京文化地标,这场感人的倾寺救援在寺中“口口相传”,传线年出家入寺,听到了这段历史之后,他历经10年,进行了大量的历史考证工作,七易其作,终于在本剧编剧兼导演郑方南的协助下完成了这个剧本。
①明妮·魏特琳(Minnie Vautrin),中国名华群,美国传教士。1886年9月27日出生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科尔小镇南京文化地标。1912年,魏特琳加入海外教传教士联合会,被派往中国。她花了两年时间学习中国语言和文化,初到中国安徽,见女子多不识字,便矢志推动中国女子教育,创办了合肥三青女子中学。又在南京女子大学(1930年后改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增设教育行政管理课程。在日军占领南京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设立了妇女儿童难民收容所。在侵华日军期间,作为该难民所的负责人,魏特琳自觉地承担了保护万余名中国妇女儿童的重任。她冒着生命的危险,尽最大努力保护者每一个入住的难民。1938年,国民政府授予她奖励外侨的最高荣誉---蓝、白、红三色襟绶---采玉勋章。结束后,由于长期劳累和过度的精神压力,魏特琳患了严重的忧郁症。1940年5月14日,她在多方的劝说下离开南京回美国治病。1941年5月14日,也就是她离开中国一周年的日子,她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死在了印第安纳州一间普通公寓里,年仅55岁。在遗书中,她写道,她在中国的传教失败了,与其受精神之苦,不如一死了之。临终前说:“如果能再生一次,还是要为中国人服务,中国是我的家。”她的墓碑上用英文刻着:明妮·魏特琳,到中国去的传教士。但在最醒目的地方刻下的,却是四个中国汉字--金陵永生。
②张纯如(Iris Chang,1968年3月28日-2004年11月9日),美国华裔女作家、历史学家,祖籍江苏淮安。张纯如是出生在新泽西的第二代美国华裔。张纯如的引人注目之处在于,她擅用新颖独特的手法描述华人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揭示鲜为人知的中国历史和美国华人史的重要史料,其《钱学森传》、《》、《华人在美国》等作品。以出版英文历史著作《》(The Rape of Nanking)而闻名。1997年出版的《》描写了日军在南京、、杀害大批中国平民的详情,被纽约时报列为推荐读物南京文化地标,被书评称为年度最佳书籍之一。
③约翰·拉贝(John 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被世人尊敬地称为“中国的辛德勒”。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被先后苏联和英国逮捕。鉴于在南京时的功绩,得到国民政府每月金钱和粮食接济。由其本人所著的《拉贝日记》于1997年出版,并被译为中、英、日、德四种语言,被公认为是研究事件数量最多、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史料。
在学校内设立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旨在纪念和宣传约翰·拉贝先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所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无私的人类之爱。2005年8月,在德留学生及旅德华人为其捐献了一尊小型半身青铜塑像。2009年约翰·拉贝之孙托马斯·拉贝创立拉贝和平奖表彰致力于促进中国与世界交流、增进相互了解的对华国际友人。2013年12月,拉贝墓园由南京市政府修缮完毕。南京市政府已支付了墓地四十年的租金南京地铁有限公司。
④罗伯特·威尔逊,1906年出生在南京的美国传教士家庭,他一直把南京当作自己的家乡。长大后,威尔逊来到美国受教育,从哈佛医学院毕业后便带着新婚妻子返回了南京,并在鼓楼医院做了一名外科医生。1937年南京文化地标,当侵华日军的炮火蔓延南京时,威尔逊并未跟随美国使领馆撤侨,反而冒着生命危险决定留在南京。作为国际红十字会南京分会成员以及鼓楼医院唯一的外科医生,威尔逊在期间救下了成千上万当地市民的生命。2017年11月12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阿凯迪亚市举行期间美国人道主义英雄威尔逊医生纪念碑落成典礼。
⑤寂然法师,出生江苏东台县,俗姓严,少年出家,。公元1909年受具足戒于镇江宝华山,禅定于镇江江天禅寺大彻堂,后到南京栖霞寺,时任监院和尚。公元1938年3月,寂然法师在栖霞寺营救2.4万名幸存难民。寂然法师终因积劳成疾,于公元1939年10月12日圆寂。
写下这段文字,为了缅怀那场惨绝人寰事件中的遇难者、抗争者,感谢所有为苦难的平民提供帮助的庇护者,以及那些历史的记录者和见证历史的幸存者。也为了提醒国人不要忘记历史。
- 标签:本站
- 编辑:秀念
- 相关文章
-
南京文化地标南京地铁有限公司
【前言】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我看到了一本杂志《今古传奇》(2017年9月,总418期)《二战三大惨案之首大揭秘》写下这段文字,为了…
- 南京文化地标南京地铁有限公司
- 南京的民国文化南京文化遗产景点南京文化名人
- 南京地铁有限公司南京文化特色和资料民国时期的南京城南京历史文化图片
-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彝族文化传承敦煌历史文化介绍
- 南京地标图挹娄文化风情园-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 南京市优秀历史建筑南京十大首富名单南京的文化古迹
- 南京市三大光荣使命南京的有趣历史故事2023/11/18南京的文化古迹
- 南京民国文化内涵南阳的特色风俗文化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 南京旅游民国建筑南京著名文化遗产南京特色面条南京外贸公司名录
- 南京描写南京名人事迹南京文化遗产中山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