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京文化

南京有哪些文化南京的雅称四字南京历史文化常识南京是哪六朝古都

  风俗是历代传承递积、长久沿袭的习惯、风尚和时俗,渗透于广大民众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

南京有哪些文化南京的雅称四字南京历史文化常识南京是哪六朝古都

  风俗是历代传承递积、长久沿袭的习惯、风尚和时俗,渗透于广大民众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南京为东南重镇,旧时有不少乡风民俗,说来饶有风趣。现据文献列举数例,概述如下。

  南京旧时有农历二月初一祭社之俗。所谓“祭社”,即为祭祀社稷的民俗活动。“社”代表土地,即为土地之神;“稷”代表五谷,即为五谷之神。有了土地和五谷,民才得以生,国才得以立。祭社活动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乡土的深厚感情和以农为本的思想。

  南京的祭社活动始于东晋建武元年(317),司马睿即位遂诏“立宗庙社稷坛于建康(今南京)”。社稷坛即祭社活动时的土坛,从此历代相沿。

  历史上南京最隆重的祭社活动,是在明洪武元年(1368)二月初一,朱元璋令人用五色土,代表五个方位,垒成社稷坛于故宫(遗址位于今南京明故宫)端门之右:东青、南赤、西白、北黑、中黄,为了象征中央统治,又以黄土覆盖面上,这一天,朱元璋亲率文武官员至坛前祭祀,奉羊彘、奏祭乐,行三拜九叩之礼。祭社活动结束后,京城(今南京老城区)内外各处演社戏,家家吃社饭、饮社酒,热闹盛况不亚于岁终大腊。

  值得一提的是民间的社饭,是以猪肉杂碎切好混合烹之,再铺在米饭上,然后邻里之间各家以葫芦瓢端着社饭南京有哪些文化,相互赠送品尝,以示故旧之情。看来今天人们所吃的盖浇饭,大约就是古社饭的遗风吧。

  在中国古代,二月二是个让人眼花缭乱的日子,对于南京人来说也不例外:二月二为挑菜节,古人常在这一天出城踏青挑野菜。二月二也是龙头节,亦称春龙节,农人都要准备春耕了,而与此同时南京是哪六朝古都,各种虫类也开始苏醒,将会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一定的危害南京是哪六朝古都。因为旧时对病虫灾害没有科学的防治方法,所以人们就祈求有一种至高无上的吉祥之物,来降伏百虫。而“龙”恰恰是人们心目中最吉祥之物,因此二月二这天,人们就举办各种祭祀方式,希望龙给百姓带来好运。

  农历二月初二,南京民间有“引龙回”的风俗,即用草灰撒成弯弯曲曲如龙的形状,从屋前至屋后,一直撒到屋内,旋绕水缸南京是哪六朝古都,称“引龙回”,据说,这样可以使百虫慑伏。有趣的是,此日家中吃的食物都带“龙”字,吃饺子称“吃龙耳”,吃春饼称“吃龙鳞”南京有哪些文化,吃饭称“吃龙子”,吃面条称“吃龙须”。是日,妇女都停做针线,恐刺伤龙眼。也不能扫地,以免弄脏了龙眼南京的雅称四字。

  民间谚称“二月二,龙抬头”。关于此谚,还有另一个传说:朱元璋在京城城墙竣工之日,登城眺望大好河山,龙颜大悦。这天恰好是二月初二,因此民间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每年二月初二这天,南京还有“接姑娘”的风俗,所谓“二月二,家家接女儿”“二月二,龙抬头,家家接女诉冤仇”南京历史文化常识南京是哪六朝古都。所谓“诉冤仇”大概是指女儿在婆家难免有些不愉快之事,不便在婆家直说。此日回到娘家,便可向娘家人尽情地倾诉,以解除心中郁闷。南京旧俗“正月不空房”,婆家是不准媳妇回娘家的。而“二月二,龙抬头”之际,女子不能做针线活,比较空闲,盼女心切的娘家也就趁此机会将女儿接回家了。

  二月二还是土地神诞日,这一天,南京各地都有各种形式祭祀土地神的活动,有举行土地庙会的,有搭戏台唱戏的。许多人家还用上了色的彩纸做成土地神像,供奉在家中,但往往都会有人来偷走像前点燃的灯,据说把偷走的灯送给婚后不育的女子,如果此女子怀孕了,那么来年的二月二这天,她就要以十倍的燃灯来供奉土地神。

  旧时,每年农历二月初八前后,南京地区往往都是寒风冷雨,气温下降。记得儿时每逢此际,就会听到父辈们唠叨:“二月八,张王老爷吃冻食——请客风,送客雨。”

  原来这一天是祠山大帝、张王的生日:张王原名渤,西汉人,因在江浙一带治水卓有建树,在高淳完成了治理胥河至震泽(太湖)的水利工程后,又负责开凿荆溪至广德无量溪的河道,因心力交瘁,死在任上,葬于广德祠山,被皇帝封为祠山大帝,也称张王。南京民间则尊其为水神,表达了民众对治水治世的贤明官员的期盼和尊崇。民间传说,张渤殁后还曾显圣,率阴兵为皇帝开凿河渎。因为二月初八为其诞辰日,故每到这一天,老百姓603883)都要祭祀他。南京建有张王庙南京历史文化常识,在夹岗门。传说张渤为开凿河渎,曾化身为巨豚,所以在祭祀时禁用猪肉,而是杀狗祭祀。又有说张王因天气寒冷,特爱吃狗肉。二月初八前后往往风雨交加,故旧时有“张王老爷吃冻食——请客风,送客雨”之说。现在许多上了岁数的老南京都还熟悉这句谚语,不过祭祀活动早已为人们所淡忘了。

  农历二月十二,是南京的“花朝”,又称“百花生日”。南京人种植花卉,历史悠久。早在明代,花农为祈求花业昌盛,则寄希望于百花神灵,于是集资在聚宝门(今中华门)外兴建了一座花神庙,庙内供奉大小花神一百尊。每年农历二月十二为百花生辰。众花农都要来此进香朝拜,祈求花神保佑花业昌盛。而值此之日,南京人普遍都要为庭院中花儿庆贺生日,无论是已开花还是尚未开花的,都要为之“挂红”,也就是用红布条系在花枝上南京历史文化常识,或是系在木棒上插在花盆里,以增加喜庆的色彩。

  据说为花木“挂红”之俗,始于唐代女皇武则天。相传武则天登上女皇宝座后南京是哪六朝古都,于某年寒冬之日见蜡梅盛开,她忽发奇兴,写了一首催花诗:“明朝游上苑,火速报春知。花须连夜发,莫待晓风吹。”次日百花遵旨,当武则天来到上苑时,只见百花怒放,春色满园,这位女皇大喜,便命宫女为这些开放的花木“挂红”,以示奖励。但独有牡丹迟迟不放,故后来被贬至洛阳。虽然这是传说南京有哪些文化,但武则天那首催花诗确实被收在《全唐诗》中。

  前面提到南京的雅称四字,“花朝”之日,南京花农都要到花神庙烧香礼拜,以祈求新的一年花事茂盛,故每年此际,花神庙热闹无比南京有哪些文化,各种花卉争奇斗艳,游人如织。而每年此日,花神庙一带所产花卉都要到夫子庙销售,所以夫子庙花市自古即十分兴旺,花香袭人,令观花、购花者流连忘返。赵子云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