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将建百家特色美食小作坊示范点
江宁区汤山七坊村,李永梅经营的米酒坊通过升级,上个月刚刚挂上“食品小作坊示范点”的牌子。像这样的示范点,南京今、明两年一共要打造200家,以推动全市小作坊食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
六合猪头肉、盐水鸭,高淳豆腐、锅巴,江宁麻油、粉丝……食品小作坊采用传统工艺生产的这些特色美食,深受南京人喜爱。不过,食品小作坊存在投资成本小、生产设备简陋、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等问题,使得生产的食品存在一定安全隐患。
“目前全市有1035家食品小作坊,主要分布在郊区。”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底,市食药监局转变监管思,以疏导为主,从加工场所和设备、原材料采购、人员操作、产品质量等方面规范其生产经营行为。同时,培育生产条件较好、具有地方传统特色的食品小作坊,通过软硬件创建示范点。
在江宁区,包括李永梅的酒坊在内,目前已有14家食品小作坊完成了示范点的创建。“横溪街道七仙大福村打造了食品小作坊示范街,汤山街道汤山七坊村打造了集中式示范点。”江宁区市场监管局食品监管科科长薛军说,上述示范点主要生产糕点、粉丝、酱、米酒等原汁原味的特色美食,供游客现场品尝和购买。小作坊软硬件设施提档升级后,不仅了食品安全,也提升了当地农家乐旅游的形象,一举多得。
按照创建标准,食品小作坊示范点要达到“三清四能”:渠道清、人员清、标识清,能走、能看、能闻、能嗅。具体包括:食品原材料、添加物质来源清楚;人员持有健康证上岗;加工食品应有简易外包装或预包装;加工场所卫生干净整洁,通风及排污设施运行良好,生产加工容器等使用前后彻底清洗消毒等。
“我家米酒坊就是按这个标准的。”李永梅告诉记者,操作间的墙面、地面全部贴了瓷砖、地砖,还做了吊顶,安装了紫外线消毒灯、人员清洗消毒设备等,一共花费了1万多元。按照政策,市食药监局将给完成创建的小作坊每户拨付3000元经费补贴,区级根据财政情况再给予配套补贴。“自己花的钱并不多,但是卫生变好了,游客看着舒服放心,以后小作坊的生意肯定越来越好。”李永梅说。
六合区小作坊数量大、分布散,一直都是监管难点。该区市场监管局从加工场所、设备升级更新、软件台账制度建立等方面进行技术指导,在每个街镇先打造2—3家示范点,包括猪头肉、盐水鸭、板鸭、八百大糕等美食作坊。同时,宣传鼓励群众购买合规小作坊的产品,从而带动其他小作坊生产经营者主动学习、。
按照计划,到2017年年底,全市要创建200家食品小作坊示范点,其中今年完成100家,目前已完成创建69家。“通过示范点创建,食品小作坊的生产条件、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和法律意识都得到了明显提升。”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在加强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监管的同时,将定期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开展食品安全基本知识、法律法规、经营创业等专业培训。(马金 罗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