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最新的国家定位中杭州宁波都输给了南京
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城市规模等级上,南京被定位为“特大城市”,仅次于上海,杭州与宁波则是“大城市”。
6月3日,国家发改委网站公布了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的《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
此前,富贵门整理了一份该规划的“干货版”(点击标题阅读富贵门往期文章《长三角城市群规划“干货版”:看看你的家乡将扮演啥角色》)。从规划中可以看出,南京、杭州、宁波作为长三角城市群的3个副省级城市,被寄予厚望的同时,亦重任在肩。
今天,富贵门再根据该规划以及《国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谈谈3个城市的定位有何不同。
根据《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在城市规模等级上,南京被定位为“特大城市”,它也是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中,唯一的特大城市(上海是“超大城市”)。
杭州与宁波是“大城市”,所不同的是,杭州与合肥、苏州一道为“Ⅰ型大城市”,宁波则与无锡、南通、常州、绍兴、芜湖、盐城、扬州、泰州、台州一同为“Ⅱ型大城市”。
《规划》显示,其划分标准是城区常住人口:300万~500万人的城市为Ⅰ型大城市,100万~300万人的城市为Ⅱ型大城市;500万~1000万人的城市为特大城市;1000万人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
而如果按照市域常住人口计,2014年杭州的常住人口为889万,超过了南京的822万。换言之,同为省会的杭州之所以在城市规模上“输给”南京,是因为其下辖的4个县市常住人口并不计算在内,南京则不同,它全是市辖区。类似的例子还有苏州,它的市域常住人口达1059万。
这样的城市规模定位,并非长三角城市群规划首次提出,其依据是国务院2014年11月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
该《通知》对原有城市规模划分标准进行了调整,明确了新的城市规模划分标准,以城区常住人口为统计口径,将城市划分为五类七档:
城区常住人口50万以下的城市为小城市,其中20万以上50万以下的为Ⅰ型小城市,20万以下的为Ⅱ型小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城市为大城市,其中3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为Ⅰ型大城市,100万以上300万以下的为Ⅱ型大城市;
城区常住人口500万以上1000万以下的城市为特大城市;城区常住人口1000万以上的城市为超大城市。(“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二是将小城市和大城市分别划分为两档,细分小城市主要为满足城市规划建设的需要,细分大城市主要是实施人口分类管理的需要。
三是人口规模的上下限普遍提高。小城市人口上限由20万提高到50万,中等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20万、50万提高到50万、100万,大城市的上下限分别由50万、100万提高到100万、500万,特大城市下限由100万提高到500万。
四是将统计口径界定为城区常住人口。城区是指在市辖区和不设区的市,区、市驻地的实际建设连接到的居民委员会所辖区域和其他区域。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且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提出,在长三角城市群中构建“一核五圈四带”的网络化空间格局。
其中,“一核”是指上海,“五圈”是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合肥都市圈、苏锡常都市圈和宁波都市圈,“四带”是沿海发展带、沿江发展带、沪宁合杭甬发展带以及沪杭金发展带。
这意味着,南京、杭州、宁波3个副省级城市在注重自身发展之外,还要充分发挥其作为区域龙头的带动与辐射作用。
南京都市圈包括南京、镇江、扬州3市。《规划》要求,提升南京中心城市功能,加快建设南京江北新区,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辐射带动淮安等市发展,促进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打造成为区域性创新创业高地和金融商务服务集聚区。
从中可以看出,尽管江苏淮安等城市未能入围长三角城市群,但南京都市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憾”,同时,南京都市圈与合肥等安徽城市素来关系密切,与合肥都市圈融合发展,亦是题中之义。
杭州都市圈包括杭州、嘉兴、湖州、绍兴四市。《规划》要求其发挥创业创新优势,培育发展信息经济等新业态新引擎,加快建设杭州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湖州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全国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的先行区。
杭州都市圈成型之初,是指以杭州市区为极核,湖州、嘉兴、绍兴3市市区为副中心,包括杭州市域5县市(富阳、桐庐、淳安、建德、临安)和嘉兴的海宁、桐乡,湖州的德清、安吉,以及绍兴的绍兴县、诸暨6个与杭州相邻县市的圈层状区域。之后随着富阳与绍兴县的撤县设区,略有调整。此次长三角城市群规划的出台,意味着杭州都市圈已扩至4城市全境。
宁波都市圈包括宁波、舟山、台州三市。《规划》提出,其要高起点建设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江海联运服务中心、宁波港口经济圈、台州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创新试验区。高效整合三地海港资源和平台,打造全球一流的现代化综合枢纽港、国际航运服务和国际贸易物流中心,形成长江经济带龙头龙眼和“一带一”战略支点。
这是国家层面首次对宁波都市圈明确具体范围。此前,关于宁波都市圈范围的说法,主要有二:一是宁波市辖区与余姚、慈溪、奉化、象山、宁海等县市,以及舟山全域;二是浙东经济合作区,即宁波、台州、绍兴、舟山、嘉兴等浙东5市。
此外,从《规划》中也可看出,与南京都市圈、杭州都市圈不同的是,宁波都市圈最大的“王牌”是港口资源。
事实上,《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南京、杭州、宁波3座城市寄予的厚望,很大程度上是其自身城市功能定位与资源禀赋的体现。
《国务院关于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可以看作是中央对一个城市所起的重要作用的定调。城乡规划法,直辖市、省会城市以及国务院确定的城市,其总体规划必须国务院批复。其中,“国务院确定的城市”一般是指计划单列市、历史文化名城、城市人口超过100万,以及国务院认为重要的城市。
富贵门检索中国网发现,国务院对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是在1995年1月。该批复对南京的定位是: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
不过,当时国务院同意的是修订后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而之后经过新一轮修编的《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年~2020年)》,已将“长江下游重要的中心城市”这一定位调整为“国家重要的区域中心城市”。
今年1月11日,国务院对浙江省报请审批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作出批复,原则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2016年修订)》。批复对杭州的定位是“浙江省省会和全省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并要求杭州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和美丽中国先行区。
2007年2月,国务院曾作出批复,原则同意《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当时的批复称,杭州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要逐步把杭州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比较两个批复,可以发现,杭州的城市发展定位,新增了“美丽中国先行区”这一提法。值得注意的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规划》对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定位,其中之一是“美丽中国建设示范区”。
计划单列市宁波的城市总体规划《宁波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5年修订)》去年3月获国务院批复原则同意。国务院在批复中对宁波的定位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长江三角洲南翼经济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要求其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 标签:国家看重南京还是杭州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