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梦田间的南农水稻硕士:用科技种一方良田
(通讯员 许天颖)5月,北太湖之滨,绿油油的麦田正旺盛灌浆,对于34岁的黎泉来说,这是水稻育秧之前的重要准备期,乘着麦子未成熟,他要做的是每天开着拖拉机翻整土地,早上5点起床,之后一直忙到天黑。从2013年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研究生毕业,黎泉在距离家乡2000公里外的这片江南沃土间,已经忙碌了整整7年。
研究生毕业了还来种田?
如今,在位于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的御亭农产园,说起黎泉,干活儿的大爷大妈们并不感到陌生,“小伙子是研究生,也来种地”。
2012年,还在南京农业大学读研的他,被学校派到苏州迎湖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实习,配合研究太湖稻区高产栽培课题。虽然是农业院校的研究生,但是小伙子踏实、肯干,55岁的公司董事长朱伟琪一眼就相中了。
在黎泉的广西老家“九分石一分土”的特殊环境下,农业机械化很难推广。他记得,小时候一早跟随母亲上山干活儿,到太阳高照时就下山。家里的地虽然不太多,但却分散在山里五六处。
实习期间,他看到当地的机械化种植,学习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专业的他被深深吸引:“机械化程度高、地规范平整、靠近太湖、鱼米之乡”,黎泉说,这里的一切,符合自己对于理想农田的所有想象。
在老家村子里,考上大学并读研的年轻人很少,黎泉是其中一个,这一度让父母引以为傲。可一个硕士生跑到离家2000公里外的农村种地,父母起初并不理解。
可是从小就喜欢农田风光、有着农业情节的他,已经下了决心,“我就是想做自己专业的事,我要种的田,和父辈不一样”。
水稻好比人生长 科学方法来测量
黎泉说的“不一样”,是指理念和方法。
小时候跟着父辈下田干活,都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凭经验、拍脑袋的。研究生期间,在导师丁艳锋教授团队,经过精确定量栽培技术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再说起种田,黎泉脑子里首先想到的是,水稻是有生命的,要充分了解其生长规律才行。
他举了个例子,“叶龄模式”,就是根据水稻的出叶数,来判断水稻的生育时期,因而采用合适的管理措施,比如根据叶龄来精确判断什么时候施什么肥、施多少肥。
上学的时候,丁艳锋教授打了个生动的比方,“跟人的生长一个道理,早餐、中餐、晚餐吃多少要定量,吃多了会虚胖,吃少了又营养不足”。
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就是给水稻科学定制“营养餐”,根据作物的生育规律,以最少的作业次数,在最佳的生育时期,使用最适宜的培育技术,最终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综合效果。
可是,在农村想要推广一项新技术本就不易,周围的农户大多是种了二三十年地的“土专家”,凭什么要听一个刚刚毕业的毛头小伙的?
说干就干,黎泉用事实说话,一年下来,用上新技术种植的农田不仅产量高、品质好,还少施了化肥。原先固执的农户跑来一看,不由感叹,“这田,看起来舒服!”
而自己的父母,也从当初的不理解,变成了如今的引以为豪,“我儿子,在江苏搞农业,他是用科学种田,种的是机械化、大规模的田!”
在一线,不会实战操作就没有发言权
为了实现田间有效管理,黎泉从2013年毕业时开始学习农机操作。如今,他熟练掌握了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植保机等操作,成为公司最出色的农机手之一。
虽然毕业多年,但是与学校和导师的联系从未中断,导师研发了新技术想要在田间推广,黎泉积极践行;黎泉在生产中遇到了问题,有些是自己专业领域之外的东西,学校也会桥牵线、协助联系。
这两年来,从蓖麻、香根草的杀虫作用,到利用雌性激素的生物防治方法,从油菜花旋耕入地,到土地翻耕等土壤肥力提高法,黎泉像在实验室里一样,不断尝试、不断创新,很多东西在他手里“出了新花样”。
“因为不赚钱,一般农户不愿种油菜花,更不愿直接旋耕入土。其实,把土地改造好,种出的大米口感更好。”黎泉介绍,他们尝试用米糠作肥料,把米糠均匀地撒在水稻田表层,将土层封闭起来,使杂草不能生长。
在整个水稻管理上,他们做到不用化肥、不用农药,终于种出不撒一点儿农药的有机米。为此,他所在的公司在2014年拿到了苏州第一张有机大米证书。
7年来,从初出茅庐、纸上谈兵的毛头小伙,到育秧到成米的每个环节都能全程介入,黎泉看着亲手培育的水稻一点点长大,直到开镰收割,脱粒成米。
“农业有奔头,眼光要放长远”
早上5点,一路忙到天黑,黎泉说,4、5月份是两季作物的过渡期,4000亩地,20天内要完成施肥、旋耕、平地、插秧多个程序,机器助力之外,就是苦干。
2014年,黎泉被派到东北考察两个月。为了能全程跟踪水稻生长,他坚持和农场工人一同劳作。凌晨1点多,他和工人们一同运秧苗,晚上7点才收工。因为太困,他常在等待运秧车的间隙躺在编织袋上睡着。
相比其他行业,做农业辛苦,学农的学生一般不愿到一线去,黎泉说,公司也来过不少有文凭、有学历的毕业生,但时间不长,都没能安心留下来。
“做农业,眼光要看得长远”,黎泉说,“现代农业的概念和以前大不相同,穿着皮鞋一样在地里干活。”
据黎泉介绍,公司去年采购了一台无人驾驶的插秧机,通过设定好的程序和路线,插秧机自己在田里运作。
这就是未来农业的图景,解放人力和双手,让机器在田里忙活。
“行业缺人,”黎泉坦言,周围大多是五六十岁、没有接受过专业知识的培训、对新技术、新知识不接受、难上手的农户,“很需要新型职业农民加入到我们的队伍中来”。
近几年,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政府对农业人才、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不断越大。2015年,黎泉获评“阳澄湖农业突出贡献人才”,获得30万元安家补贴。2018年,在苏州望亭镇举办的首届丰收文化节活动上,黎泉被评为望亭镇十佳农民。
“专业学生,毕业了在一线从事专业的工作,一点不浪费。”说起自己的这位学生,南京农业大学水稻栽培团队负责人丁艳锋教授非常骄傲。
在学校读书时,黎泉想着,如果能天天走在田里,看着一望无际的风光,该有多好。如今,操控着无人机、穿上了西装皮鞋,他成了一位不同于父辈的“稻田守望者”。
黎泉说,“我希望通过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的努力,把科技基因不断注入传统农业,让农业焕发新生机。”
- 标签:时事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