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培养娃良好的生活习惯切记这几点
(通讯员 史月)在这个全民抗击疫情的特殊假期,对0~6岁儿童来说日常生活的最大影响主要体现在居家生活方式的改变,久居家中的儿童由于活动受限,很容易在身体活动量下降的同时,带来食欲欠佳、睡眠差和情绪低落、焦虑烦躁等健康问题。因此,在疫情防控时期,科学指导儿童家长,合理进行居家儿童运动保健,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儿童充足的身体活动,对保障儿童健康,抵御传染病的侵袭,加强疫情防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家长们可以借此机会向孩子们进行卫生习惯健康知识的教育,增强自身的免疫力,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姚天红提出几点建议:
生活作息规律
可以制定作息时间表,家庭成员互相监督。全家人一起商量讨论,根据家人的作息规律列出家庭作息时间表。明确每日的早起、锻炼、学习、睡眠、用餐时间等,家长首先要做出表率,按照合理的作息表来进行日常活动。然后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安排每日活动,帮助孩子尽量还原日常生活。确定后,每天就按照计划表来执行,并且为每天的执行情况做肯定和针对性的进行调整,逐步形成在家的生活规律。
在睡眠时间上,适当允许孩子多睡一会。小学生可以每天10小时左右、初中生9小时左右、高中生8小时左右,利用居家这段时间,可以让孩子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增强免疫力。但也要督促孩子按照作息表按时起床,避免过度贪睡。
保证运动时间
设定每日的“运动专属时间”。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应尽量避免户外活动,以居家运动为主。在发生疫情传播的社区,宜避免外出。在未发生疫情传播的社区,选择空旷、通风、人少的地方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地方。根据年龄,每天可以有1个小时左右的专属运动时间,在运动时间里,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广播操、垫上运动,增强互动性;也可以做一些游戏性运动,如木头人、三个字等;或者让孩子做小老师,教家长做运动等。
疫情期间,居家为主这一生活方式导致儿童身体活动量减少的同时,更为可能的负面影响表现为儿童每天屏幕时间等久坐行为的增加。因此建议尽可能减少每天屏幕时间,并采取积极预防措施,减少居家期间屏幕时间等久坐行为对儿童健康的不利影响。
保持营养均衡
适度适量的运动可使儿童胃肠蠕动增加,胃肠消化能力增强,食欲增加。由于运动时能量消耗增多,应给予儿童充足的营养,满足各种营养素及热能的需要。同时,营养不均衡甚至营养不良,除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导致成年后某些慢性病的潜在风险外,还可影响儿童运动能力,包括运动速度、身体协调性和柔韧性、运动耐力等。特别提醒要注意居家期间儿童零食的摄入量,不能因居家时间长而频繁、过度食用零食。因此,应注重吃动平衡,对于活动量大的儿童,应适当增加热量、蛋白质、维生素的供给。
“沉浸”自由探索
孩子在家里也需要获得“沉浸体验”。当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比较平和愉快,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做出兴趣图谱,每天给他一点时间自由的探究感兴趣的事,如画画、制作美食、打理植物、手工、亲子游戏、室内运动等,让孩子沉浸其中。
鼓励参与家务
让孩子承担一定的家庭管理角色,也多参与家务劳动。孩子们都喜欢自己做主的感觉,让孩子自己选择在家里的角色,如卫生监督员、饮食搭配员、运动教练等,将所有要完成的家务列一个清单,让家庭成员们各自认领力所能及的内容。把家务分配给孩子,让孩子有事可做的同时,也培养劳动意识和劳动习惯。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