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健全跨境艺术品贸易产业链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
文物修复市场缺口巨大
近日,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启动了国际艺术品贸易服务平台。基于北京文化中心城市定位和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的影响力,该平台力争打造成为国内文物与艺术品贸易服务平台中体系较完整,功能较齐全,提供规范化、专业化、常态化服务的文物与艺术品贸易服务平台。
事 件
服务向社会开放
国际艺术品贸易服务平台面向全球文物与艺术品进出口贸易企业提供文物与艺术品展览展示、拍卖交易、检测分析、鉴定评估、修复保管、仓储物流、金融保险等系列服务。
平台由从事文物进出境展览展示、海外流失文物回流、文物艺术品拍卖和艺术品进出口贸易的机构,包括文物与艺术品检测技术实验室、国家文物进出境鉴定所、专业钱币鉴定评级、文物与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和文物修复中心、文物与艺术品专业包装、国际物流、保税服务、恒温恒湿仓储等专业机构,以及文物艺术品关税保证保险、货运险等保险金融机构组成。
其中,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共同打造了国际艺术品技术创新联合实验室,以规范化、规模化、多元化、一体化为发展目标,服务于全球文物与艺术品贸易企业,是集实验检测、标准制定、科技研发、公共服务为一体的文化艺术品领域实验研究基地。
北京市文物进出境鉴定所,又称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北京管理处,于2018年11月进驻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提供临时进出境文物的审核服务。目前主要面向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内的文物,就地办理临时进境及复出境手续和文物展览审核手续。
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与易拍全球研究院合作成立了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中心,依托易拍全球文物艺术品交易大数据平台,提供文物艺术品价值评估服务。
北京文投集团与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在基地合作设立文物修复中心。乐石文物修复中心业务范围囊括所有可移动文物修复与复制类别,拥有近8000平方米修复基地,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面向社会开放的文物修复中心。中心有来自故宫、国博、首博等单位的50余位国内顶级文物修复专家组成的技术顾问团队,能提供各类文物藏品、艺术品的保护和修复业务。
对 话
平台亮点有哪些?
易拍全球研究院副院长牛志萍表示,2018年12月18日,由易拍全球研究院独家研发的“艺拍全球文物艺术品指数”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门户网站正式上线,成为国家艺术品价格数据,填补了国家对文化相关产品和服务价格的监测空白。
易拍全球研究院的“数据力”对于鉴定评估将有什么重要性,如何保证为跨境艺术品服务?
牛志萍认为,权威、公允、客观、科学、标准化的文物艺术品评估,是文物艺术品行业发展的重要核心。无论艺术品保险、艺术金融还是跨境征税、诚信交易,都没有办法脱离公允的估值。在大数据科技快速布局、变革世界的今日,脱离数据进行的任何事业恐怕都难以长远发展。
2012年,易拍全球研究院开始投入到全球艺术品大数据的研究中,并建立全球文物及艺术品大数据中心,其数据来源依托易拍全球文物艺术品交易平台,在文物艺术品竞价及交易现场实时采集。时至今日,已建成涵盖亚洲、欧洲、美洲、澳洲等区域全球交易、著录、艺术家及艺术品信息的多维度大数据库。“在大数据估值模型技术上,我们在联合国国际评估准则IVS及中国资产评估准则CVS理论框架下,结合欧盟及美系评估工具为技术性参照,从文物及艺术品的实体特定价值、协同价值、保险价值等模型因素的拟定,到历史性资产的特征属性标准及全球可比交易数据的选取,应用NLP、图像识别等前沿科技,以全球海量数据的机器学习算法多元聚合,形成已被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价格监测中心列入国家数据库、作为其唯一采用的文物及艺术品价格指数的监测数据。”牛志萍说。
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的具体服务职能、面向的客户群又如何?总经理郑燕鹏介绍,他们将以文物修复为核心,构建以教育培训、数字化展览、文创衍生品为链条的线上线下集聚平台,将以服务中小型文博单位为主,与大型博物馆建立合作,选择性受理部分私人收藏家的业务。后期,该中心将以数字化展览、文物大数据库等形式进行开发应用,还将与中国航天一院、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央财经大学等在数字化展览、文物修复分析检测等多维度进行“文化+科技”、教育培训的积极探索。
“北京乐石文物修复中心的存在健全了跨境艺术品产业链的发展,也能够进一步落实和响应‘中华传统文化走出去’的号召,促进中外文化艺术品交流,提升中华文化的传播力和影响力。”郑燕鹏说。
作为指定进出境文物审核机构,北京进出境鉴定所所长顾斌也介绍了该贸易中心的突出亮点。以前文物都要运出区到指定地点进行审核,如今他们进驻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北京)提供临时进出境文物的审核服务,极大简化了区内企业及相关机构的文物进出境审核手续,缩短了文物艺术品存储、展示、交易的进出境审核时间,也减少了文物艺术品运输过程中带来的一些安全隐患。
解 析
还有哪些薄弱环节?
目前国内的艺术品国际贸易还有哪些服务不足或产业环境薄弱之处?牛志萍认为文物及艺术品贸易整体缺乏完备的保险产品和金融产品,而这是重要文物回归和高价值艺术品贸易极其需要的保障。文物及艺术品的征税价值同样缺乏标准依据和认价体系,征税价值的不确定导致缴税金额的不确定——这种成本不确定可能导致市场资本在贸易计划阶段就难以判断,从而比单纯利润率低更从根本上摧毁进行文化贸易的信心。在跨境贸易成本上,经多年大力推进,文物及艺术品跨境贸易的关税多次降低,但目前增值税一项仍有13%,再加上关税的1%至6%以及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地方教育附加税等,对文物回流及艺术品贸易交流仍有一定程度的税负成本压力。“文物和艺术品均不属于高频消费品,是人类文明的见证,希望有关主管部门从这个层面予以考虑。但无论保险、金融、征税依据还是国家考量税负调整,价值确定都是目前的核心问题之一,这也是我们合作提供文物艺术品价值评估服务的初心。”牛志萍说。
郑燕鹏介绍了国内文物修复面临的紧迫情况。根据2017年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成果,全国有国有博物馆藏可移动文物共计10815万件/套,按照普查统一标准登录文物完整信息的为6407万件,其中38.93%的文物需要修复。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可移动文物修复行业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郑燕鹏认为,一是资源平台有限。由于安全管理等各方面的制约因素,修复能力较强、条件较好的博物馆如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等,主要以本馆文物保护为主,无法满足大批量中小型博物馆和社会上文物修复的需求。二是人才紧缺。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我国共有2400多万件待修复的可移动文物,而全国文物修复工作者只有2000多人。第三,技术、设备与现实需求不相匹配。就预防性保护而言,目前部分博物馆特别是基层博物馆文物保存环境不够理想。尤其是文物库房,温湿度控制和预防污染气体、光辐射、有害生物等的保护指标均未达到文物保护所需的要求,有的甚至不具备任何监测系统或仪器,也就无从谈预防性保护。“近年来,民间收藏和文物拍卖市场非常火爆,但民间藏品中残损更多,残损陶瓷约占总数的70%,市场需求巨大,民间藏品呼唤面向市场的修复中心。”郑燕鹏说。(记者 郑洁)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