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最爱这里 绝不仅仅只是因为美食
作为一个地名来说,南湖这两个字着实普通,在百度上一搜,光有百度百科的“南湖”就有25个。
相比起河西新城的整洁明亮,夫子庙的游人如织,西的机关林立,新街口的商业时尚,南湖堪称南京的另一幅面孔。
朱自清曾说,南京人不论贩夫,皆有六朝烟水气。但在2017年的南湖,无论男女、老幼、主人或者访客,皆满是烟火气。
于是,南湖成了江湖。一眼望去,黑沉沉不起眼,一旦投石其中,鱼虾鳖蟹都纷纷露出头来,外人乍一看脏乱不堪,身在其中的人才明了这生机勃勃的乐趣。
40年前的南京,水西门外即农村,菜地、水塘、山坡,田园风光随处可见。这一切,在1978年戛然而止。
1978年,南京大量知青返城,他们急需工作、居所与爱情。但能满足他们的,只有现代人看起来最为奢侈的房子。
当年,南京市为解决返城知青的住房问题,兴建了当时的“保障房”片区南湖。
1983年南湖新村动工,3年后建成。沿河一村、二村、湖西村、康福村、玉塘村、东升村……,数十个小区先后拔地而起,面积之大、居民之多,南湖被称为“江苏省第一小区”。
如今,定居在南湖的老多是当年南湖的第一代居民,他们最津津乐道于当年的旧景。
“大家虽然都是南京人,但都是从不同的地方回来的,在南湖,大家都说普通话,南京话反而有点小众。”
“并不是所有人都找到了工作,有些人不得不卖早点,开饭馆,开澡堂子,原本整洁的新小区很快就乱了,但那时候并不在乎这个,反而大家都觉得很方便,不用进城就能很好的生活……”
已经白发苍苍的老人像极了电影里穿着花团锦簇的唐装,金盆洗手后的武林高手,一边感叹着时光的老去,一边感叹着辉煌永不再来。但他并没有意识到,他的话里已经预言了一座江湖的诞生。
“与主流文化联系弱,自给自足,有独特的文化基础”。世界上有许多江湖因此诞生,比如九龙寨城,比如南湖。
就跟小说里写的一样。武林世家出身的子弟大多不愿意继续父辈的传统,而是野心勃勃开创自己的时代,于是,第二代、第三代南湖人也大多谋划并实施了逃离南湖的计划。
这些南湖子弟中有人进了城,有人则到了更远方比如南湖之外的奥体。
渐渐地,南湖成了南京老龄化最严重的区域之一。幸运的是,另一批年轻人来了。
2000年前后,南京城市化脚步加快,城市一边把范围扩展到江边、仙林和桥北,一边把大量的年轻人吸收进腹地。他们中的一些或许学历不高,不那么科技,但更脚踏实地,认真谨慎。
南湖成了最好的起步之地。这里的房价便宜,不管是买房还是租房都是;这里人口密度高,市场巨大;这里已经是成熟社区,还算方便。
“选了很多地方,最后定在南湖。”在此地经营一家小店的说这个来自徐州的“三国迷”甚至拽了一句文来形容这块宝地,“进可攻,退可守。”
电影的里年轻人为了出名通常会去挑战成名已久的高手,赢了就赚了,输了也没什么。不过,现实终究不是刀光剑影的电影。
如今这个丰富多彩的南湖里,有南京传统美食柴火馄饨,也有综合了口味出现的独家小煮面,有来自江苏其他地方的龙虾、羊肉汤和藏书羊肉,也有来自更远方的日料、炸鸡和奶茶。
一些白天紧闭的门悄然打开了,门缝里向外散发着火光、油烟和。一到夜间,南湖的空气里总是弥漫着辣椒、大蒜、孜然和酒精的香气,热、辣、灼伤心肺,也醉脾。
老饕们能在此大快朵颐,但更懂南湖的人往往能看穿美食的烟幕,直达真谛,他们通常坐在遍布油污,简陋粗糙的桌椅上,听着南湖客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在白天说不出口,反而更充满人味。
一个穿着紧身豹纹背心,带着大金链子,桌子上放着棕色皮手包的男子在酒后失声痛哭,言说着自己未能在生病的母亲面前尽孝;
一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一边吃盒饭一边打着电话,向客户陪着笑脸,挂了电话后,他一把把筷子丢在地上,沉默良久后,又重新拿起了一双筷子扒起了盒饭;
一对好友之间只摆着毛豆和花生米,却已经喝掉了一瓶白酒,听他们的言语里,只有嚼了很多遍的回忆,外人听来平淡无味……
穿越回南京历史上最热的一天 南京人如何撕夏天2017.07.18
苏州6名高三毕业生拍摄美食纪录片 获得无数点赞2017.07.18
10个紫金山索道的故事 南京人总会把第一次留在这2017.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