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双修小说武侠风潮需要一个一个人去努力形成(组图
还有的漫画,在上世纪70年代,风格都是很实在。还有就是,我很喜欢日本的剑豪小说。那些小说中对剑道有纯粹的美学追求。打斗很快就结束了,很多都是心理上的对决。
《当代书评》:很多人评论说,您的武侠写得好,但有个问题:写得太慢,作品出得太少。
乔靖夫:热爱武侠的因子,本来就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即使这十年八载真的有低潮,放在武侠小说的历史长河里,又算什么呢?
至于说武侠的风潮已过,我觉得也没什么。我不是很在意武侠读者是不是变少了。我就是喜欢武侠,而且我觉得我能写好,我就去写了。
《当代书评》:这种风格的形成过程中,都受到哪些影响?
《当代书评》:对武侠小说目前以及将来的状况,您有怎样的判断?
在书展上见到乔靖夫,他的脚有点受伤。应该是练武导致的。他一身短打,皮肤黝黑,戴着有“武堂”字样的棒球帽。T恤上印着李小龙的头像,十足的武者形象。谈起武侠小说,乔靖夫态度豁达,见解独到。可谓是文武。
乔靖夫:除了跟我自己练武有关系,我想,还跟我成长过程中受到的影响有关。我从小到大喜欢看的李小龙、刘家良的功夫电影,他们都是一招一式,有实际设计的。
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来自己练武的感受,或者是对我的朋友练武的观察。总之,在我看来,武术和写作两者是共通的:忠诚地表达自己,不断地突破,朝自己的心灵深处探索。
乔靖夫:写得慢,我觉得主要是个性的问题。我是那种比较慢工的那一种人。当然,其实每一本实际写的时间不长,往往一个月就写好了。
《当代书评》:您现在还是武术教练,具体教什么呢?
乔靖夫:我希望给我的角色有一些成长的经历,他要与比自己更厉害的人打,才能成长起来。我希望凸显途的艰辛,让大家有自己的现实代入感。
写作需要积蓄能量的过程
《当代书评》:在现代社会,您怎么理解“侠”这个字?
《当代书评》:曾经了很多武侠小说大师,但现在风气有很大变化。据您所知,在当下的,您所知道的专职写武侠小说的年轻人,还有哪些?
乔靖夫:主要是短棍以及其他不同器械。我们练武的一个目的是,不管拿到什么,都可以当成防身的武器。
乔靖夫:我不会这么想。我很感谢我的时代,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成长,我在吸收了很多营养。如果我生活在之前的时代,我接触不到这些东西,肯定写不来现在我喜欢的作品。
乔靖夫:确实很少。据我所知,相对活跃一点、被大家所知的,也就两三个吧,包括黄易和我。
作为现代普通人,在各自的专业中也可以发挥“侠”的。不一定说非要武功很高,才可以做侠客。
但我需要花很长时间去想,去培养感觉。如果过于匆忙,我想会失去写作的意义,而变成纯粹的、的流水线工作了。写作,还是需要积蓄能量的过程。
《当代书评》:有人说,如果您的小说,放在武侠的黄金时代,您会受到比现在更大的关注。可惜武侠的鼎盛风潮过去了。您自己会不会觉得,没赶上一个好时代?
武术和写作两者是共通的
不一定说非要武功很高才可以做侠客
华西都市报记者
乔靖夫:在我看来,“侠”的定义,就是看到不平的事情,一个承诺,愿意的意愿。这就是“侠”的。
而且,我相信,所谓的风潮都是一个一个人去努力形成的。
绘图罗乐
《当代书评》:您的武侠小说,为什么那么重视一招一式的打斗细节描写?
乔靖夫接受华西都市报《当代书评》专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