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住房70年:从蜗居到安居
导读:70年,三四代人的居住变迁史,从计划到市场,从蜗居到有尊严的居住,展现了一幅前所未有的美好人居画卷。
2019年5月,31岁的程序员徐亮终于在北京买了第一套房子,虽然面积还不到60平米,但足够小两口作为婚房使用。
30多年前,徐亮的父亲刚结婚时,住的是单位的宿舍楼。房间还不到20平米,只能放下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衣柜。卫生间是公用的,生活做饭只能在狭窄的楼道里。
60多年前,徐亮的爷爷靠修鞋为生。全家6口人挤在一间破旧的平房里,由于空间太小,还自行搭了一个小棚子。当时,那个大杂院里住的都是这样的家庭,人声鼎沸,鸡犬相闻。
70年,一个家庭可以传承到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作为一个普通的中国家庭,徐亮祖孙三代反映出70年来中国人居住条件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发生,既有赖于监管层推动房改进程,又与市场的力量密不可分。
1949年初,中国人均居住面积仅4.5平米,如今,城镇人均住宅建筑面积超过30平方米。除了居住面积的改善,居住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在此期间,我国城市化率从10.64%攀升到近60%,涉及数亿规模的人口流动,这一成就可谓卓越。
70年间,这些变化究竟是怎样发生的?
从计划走向市场
由于连年战争对房屋造成严重损坏,建国初期,我国城市房屋供应严重不足。加之当时工业化水平低下,短期内很难进行大规模房屋建设。因此,中央政府鼓励私人房屋出租,从而缓解住房压力。
此后,为解决房屋短缺问题,由政府出钱、单位负责建房和分配的模式,成为当时的主要房屋供应机制,这也被称为“福利分房”。
但在那时,房屋建设规模并不大。直到1978年,住房建设投资占基本建设投资的比重还不到10%。
那时,新建房屋的户均面积低,实用性较差。即使在东部省份,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的户均使用面积也不到30平方米,户型多为一居室或大开间,厨房和卫生间共用。
新中国的住房制度改革肇始于1978年。当年9月的全国城市住宅建设会议传达了邓小平的指示,“解决住房问题能不能路子宽些,譬如允许私人建房、私建公助、分期付款
- 标签:
- 编辑:瑪莉
- 相关文章